2 按势力大小对氏族进行排位,为了彰显等级差异(封建时代称尊卑),白翰主要在服饰和装饰上做了革新,如长衫的长度和款式,一等势力长衫及踝,二等势力长衫过膝,三等势力长衫及膝等等,还有就是发型,耳饰的改革。在蚕丛,柏灌时代,要么披头散发,要么束发,除了柏氏族老之外,极少正正经经的梳理头发,自夏氏一族入蜀地后,古蜀地渐渐开始笄发。到了白翰的时候,则根据身份对笄发类型做了细化。蚕丛时代(羌人居多)极少有戴耳饰的做法,戴耳饰是柏氏时代的柏贾四处游商,南下到滇黔一带与南夷(古彝)接触时发现他们会根据耳饰的大小和精美程度来区分身份,从此古蜀地的大族也有了戴不同耳饰来表明身份的习俗;
关于“六夷、七羌、九氐”的说明。
南朝宋时期(420年~479年)范晔编撰的《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的“崖尨其山有六夷、七羌、九氐,各有部落。”注,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西南夷列传》和继自《史记西南夷列传》的《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转》都没有六夷、七羌、九氐这么具体的数字,只有笼统模糊的划分,称夷(多),羌(少),氐(少)几类。那范晔归类的六夷、七羌、九氐是怎么来的?乃白翰制定古蜀地等级制度后一点点分化迁徙,度过纷乱的春秋战国时期,在秦和两汉时期不断融合,三国两晋打散后又重新组合而成型的。六夷、七羌、九氐仅仅是西南地区有代表性的氏族,此时广阔的西南和西北地界可远不止这些夷、氐、羌。
六夷,大致分布在川西南滇东北。蚕丛氏的后支,行为习俗乃至语言都比较接近汉人,如后来的冉駹夷,笮都夷,邛都夷,朱提夷,姑复夷,哀牢夷(与古蜀地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等等;
七羌,大致分布在川西和川西北。其保持着古羌人大部分的习俗和习惯,如后来的邓至羌,菪昌羌,白兰羌,青衣羌,牦牛羌,钟羌,白马羌等等。
九氐,大致分布在川西北和甘东南。乃成都平原及周边生活的融合了汉,羌,彝,濮等等各民族的混合种族,除了会畜牧外还会农耕,其行为习性以羌行为主,所以氐羌历史上一直都并用并称。这支混合种族后来陆陆续续往川西、陇西,乃至陈仓迁徙,扩散而成的。氐人多以地名来区分,比如冉駹氐(羌),青衣氐(羌),白马氐(羌)、清水氐(羌)、略阳氐(羌)、临渭氐(羌)等等,古蜀人(蚕丛、柏灌)实为氐人的先人。窃以为考证氐人的起源是松潘是不合适的,湔氐道仅仅是十三氐道之一而已。另外武丁时,卜辞记载的“雀取氐马羌”、“牧氐羌”、“氐羌刍五十”等,及《竹书纪年》记载的:“成汤十九年,氐、羌来宾”, “武丁三十四年,王师克鬼方,氐羌来宾”,这里的氐、羌指的是位于陕西南和陇西一带的氐羌,而非古蜀地。
3 再次扩建和加固三星堆坊市。三星堆坊市经过蚕丛,柏氏两代古蜀先人的修筑扩建已达到一定的规模,主要在鸭子河畔的南部,大致位置是西北起清关山,东部至月亮湾,西南至今天一号坑和二号坑位置所在,整个坊市过水墙和干墙的走向是自西北到西南,之所以这样布局完全是因为水文流向的原因。古蜀地城邑自西北向到东南向的布局完全是依水势而建的,后来的金沙也好,十二桥也罢,都是按照这个方向做的布局。白翰一代,根据彼时三星堆的地形和水文(鸭子河,马牧河等)情况,加固和扩建北部靠鸭子河的过水墙(青关山和真武宫)。东北边因为氏族人口的增加,开辟出了仓包包这个区域出来作为王居之所。东边和西边的墙体只是根据坊市内部地形和水文情况修筑了一些。因为后来荧栎、玄鴞、铉鸓和翟鹗四代神王已经被大量的青铜祭器的铸造耗掉了绝大部分蚕丛、柏氏几百年积累的物力和财力,而南部墙体直到五代神王昱鹄才修筑的。青关山和真武宫的过水墙主要是为了防洪以保护坊市,干墙则是将三星堆坊市进行区域划分,如火祭区,祭祀区,布匹区、器具区、藤编区、药材区等等。严格的说,此时的三星堆不再是坊市或邑的规模,而是“三星堆城”!
4进一步规范和强化坊市的管理,因为坊市愈发兴盛,贝币已不够用,在蚕丛和柏氏的建议下,开始仿着贝币的样子用铜来铸造铜贝。铜贝由于加工工艺实在太难而无法大量制作,只制作了为数不多的几种铜贝,铜贝被当做大面值的贝币来使用,铜贝和贝币(海贝)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换算关系,比如铜币相当于100块,贝币相当于1块;
5制定严格的祭制规程,当时能运用的资源大都靠向了祭祀,以祭祀的方式来聚民制民也是势之所驱。此时大搞祭祀虽会消耗大量的物资和用度,但当时的蜀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也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如果再是散居散种的部落游群,对平原的进一步开拓和江水治理也是不利,如能把有限的力量整合起来,那就能集中力量办大事。从这一点看神权王代是有利于凝聚民力的,集中力量办大事对成都平原的开发无疑是有积极作用的。
约公元前1480年,经过白翰二十余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斡旋,鱼凫神王祭祀体制终于形成,神权王代之制正式出现在四川盆地历史上。然此时白翰已身染重病其力渐衰,在三星堆举行了隆重而盛大的神王祭祀祭天仪式后,白翰就卧床不起。
次年秋,为古蜀史添上浓墨重彩一笔的第一任神王白翰崩于广汉三星堆,终年63岁,其子荧栎继任神王。为表彰白翰的功勋,其子荧栎将其遗体在三星堆火祭后,特地将其遗骸送回湔山祖地下葬。自白翰起,形成了神王遗体在三星堆邑完成火祭仪式后,送回湔山祖地下葬的惯例。神王遗骸下葬的位置大致在彭州什邡绵竹以西的湔江区域,此预留待考古人员的发掘验证。
自荧栎开始,神王之位就开始了家族传承,古蜀地鱼凫氏的家天下传承自荧栎开始。
系曰 赞白翰
执杖披蓑南北路,蜀地欲振风雨诉。寒来暑往二十载,祭祀神殿金身铸。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