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功臣》
第13节

作者: 振古如兹
收藏本书TXT下载

  管仲君臣一匡天下并非改朝换代,是历史上开创性的“王者之事”而不是帝者之事,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至关重要。宗族的联系进一步淡化,行政的联系更加紧密了;血缘的权重大为降低,贤否的权重大为提高了,这是联盟制的历史价值所在。这应该是史上的第三次统一,时间大概是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
  三次统一,都明明白白记在历史上。如果未曾留意,可能就是无意之中戴上了欧洲历史模式的有色眼镜。摘下来,自然清晰可见。
  在如此三次统一的两千余年历史基础上,早期儒家所主张的大一统能是什么呢?

  接下来,历史可能是误打误撞、懵进了另一个房间。
  随后的中国,不仅实行了中央集权、君主专制、郡县制的大一统,而且实行了“家天下”的大一统。这对于中国古代史,无论制度史还是思想史,对于中国人的意识形态,都是值得讨论的大问题。这里只能简略交待。
  大略而言是懵错了,而不是清醒冷静的选择。
  最先懵错了的,是秦孝公嬴渠梁和商鞅,还有秦始皇嬴政和李斯。
  他们未见得很看重封建制与郡县制两种名号的不同,只是要强秦。为了强秦需要建立一支强大的秦军,为了建立强大的秦军需要集中秦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为了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而实行了中央集权郡县制的大一统。至于后世对秦皇朝如何看,那是另外一回事,和他们没有多大关系。
  秦国依靠这一套强大起来吞并了六国,也就依靠这一套统治六国。没想到。六国社会各界——陈胜、吴广那般打工仔,张良、项梁那般老贵族,孔鲋、叔孙通那般大读书人,陆贾、陈平那般小读书人,刘邦、张耳那般中小豪侠,萧何、曹参那般小公务员,英布、彭越那般大小“盗贼”——都受不了这一套,秦皇朝所以迅即崩溃。

  其次是项羽。
  他和他身边的人都是老贵族,已经从秦皇朝的短暂实践中明白,有了皇帝的郡县制的大一统,就没有自家的领地、领民。他们的选择是本能,后边会说到。
  然后就是刘邦和西汉功臣,他们之间充其量是从本能出发的两种大一统之争,不能说是封建和大一统之争。
  刘邦确实倾向于郡县制的大一统。他从天下英雄中原逐鹿的残酷争夺中艰难胜出、一步登天成为天子了,生怕有人再抢走,自然倾向有利于维护自己地位的郡县制。但无论在感情上还是事实上,都没有打算复制秦皇朝那种高度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大一统,越往后越是意识到不可能。
  功臣集团无疑倾向于封建制的大一统。他们都希望大一统,并没有哪个人试图天上多出几个太阳。但他们希望的大一统显然是西周古王朝那样封建的大一统,而不是秦皇朝那样专制集权的大一统,更没有人打算将自己浴血奋战刚刚换来的封土和封民拱手交还给刘邦、成为皇帝的王土和王臣。他们是既希望大一统,又希望有自己的一份土地和民众。这难道不是很正常吗?!
  双方更多的是本能之争、利益之争,是只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还是大家都能有自己的一份土地之争,是两种大一统之争,不宜解读为封建和大一统之争。
  他们反复博弈、斗争以至战争的结果是,创新发展了一套郡国制的大一统。这是他们对中国历史的积极贡献。
  但他们却无意之中又实现了史上第一次改朝、换代、易姓,不知不觉间完成了“家天下”的更迭。于是,中国的天下终于从众多“大家”的“家天下”变成了一家一姓的“家天下”,朝代更迭的实质也变成了一家一姓的“家天下”的更迭,最高权力更迭的模式也从依靠实力竞争、诸侯推举,又退回到了父子相传、完全世袭。无论他们是否意识到了,这都是他们对中国历史的消极贡献。
  亦即,“家天下”这个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政治制度形态,可能也并非清醒的政治选择,也是误打误撞懵到这里来了。后来的皇帝们感觉挺好,便坚持了下来。再试图改变就极其艰难了,血流成河啊这又涉及大禹父子的“家天下”了。那个时代的“家”并非后世以五口之家为单元的小家,而是以部族为单元的“大家”,那个时代的“家天下”和后世理解的“家天下”并不是一回事。这就更扯远了,有机会再说。)

  随后,西汉功臣和他们的皇帝将进入长期的博弈、搏杀、斗争、战争当中。
  日期:2021-03-31 21:28:34
  7 最后的贵族
  ===========

  汉五年五月,田横在我们的故事中出场。(本小节引文出自《史记·田儋列传》的不一一加注。)
  定陶称帝之后,刘邦和刚刚建立的西汉朝廷一起、浩浩荡荡来到洛阳,打算在此建都。周天子东迁以来日趋式微,这里也就没有什么争夺的价值、不是战场。吕不韦最后灭周时,周又是不战而降;秦兼并六国之后,也只是按照嬴政的统一命令平毁了城墙。此外,数百年间基本未经战乱,这里富人多、好房子多,周天子的王宫更还在,收拾收拾就能住。不像其他各诸侯国的都城,都在长期战乱中毁坏了。

  刘邦到洛阳的第一件事情是颁布汉军将士还乡安置办法。(这个办法对于西汉功臣、西汉社会都至关重要,随后专门讨论。)上上下下并不知道韩信在其中的努力,只是称颂皇帝恩德。刘邦对这件事情并没有动摇,还是很认真的。幸存的下级军官、一般士卒都高高兴兴回家了。
  第二件事情是在南宫置酒庆贺胜利。垓下大战以来,这是第一次全军大会餐,有点把士卒打发回家、中高级军官偷偷吃点的意思。实在是大战之后社会凋敝,弄点吃的不容易。
  第三件事情就出人意料了:皇帝郑重其事派出持节专使,诏令田横朝见。
  大家都以为这是要找田横的事。诸事草创、百废待兴,田横好歹已经算是梁王彭越麾下,虽然不算汉臣,但也是已经尊奉您为天子了,何必着急和他生气呢?
  但刘邦根本就没有和任何人商量,径直把人派走了。垓下大战后,突然发出的诏令越来越多,不像以前那样大事小情都要和大家商量。大家以为是官升脾气涨。
  其实,是刘邦实在不放心。他当初派郦食其和田横说好的,并没有说要当皇帝。现在胜利了,却当了皇帝。无形之中,这成了他刘邦、郦食其和田横三个人之间的一个秘密。他这一边,心底里多多少少有点失信背约的感觉,田横一边、又没个明确态度。田横如此,就是齐国如此。这让他这个皇帝如何放心得下?!

  田氏祖上是周天子的陶正,相当于管工业兼管商业,但范围可能不是普天下,大概是千里王畿的多。后人落脚在楚国,公元前672年又自楚至齐,兢兢业业经营三百年、颇得民心,晏婴形容为民归之如流水。到战国初期三分天下有其二了,才轻松取代姜尚的后人,即田氏代齐,可谓根深蒂固。
  大泽乡起义之后,先后起义称王的有田氏远枝族人田儋、齐王建之弟田假、田儋之子田市、齐将田都、齐王建孙田安、田儋从弟田荣、田荣之子田广、田荣之弟田横,每个王下边还有若干将相,也几乎都姓田。给人感觉,任何一个姓田的吆喝一嗓子都可以称王,多少是个人物就可以称王。韩信占领齐地之后要求称齐王,这是深层原因。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