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崩溃那些事》
第8节

作者: 南山冈
收藏本书TXT下载
  随后,赵挺之被任命为右仆射,刘逵继续担任中书侍郎。他们二人紧密配合,打算逐步将蔡京推行的变法措施全部废止。朝廷内外,顿时引起一场不小的震动。
  不久,社会上开始流传“三不可”之说,即:“法度不可变,刘逵不可用,蔡京不可罢。”
  这时,宋徽宗对赵挺之和刘逵的施政措施很不满意,对罢免蔡京有些后悔。可是,要给蔡京复职,需要有大臣提出建议才行。
  宋徽宗的这个心事,被细心的郑贵妃发现(即后来的郑皇后)。郑贵妃将这个信息透露给了父亲郑绅,郑绅又透露给了翰林学士郑居中。
  郑居中自称是郑贵妃的从兄弟,经常来郑绅家拜访。郑居中觉得,这是一个表现自己政治才干的好机会,于是请求进宫,面见圣上。见到宋徽宗后,他说:
  “陛下建学校,兴礼乐,置居养院、安济院,这都是造福百姓的措施,怎能全部废除呢?怎能说这是逆天之举呢?”
  宋徽宗点点头,深以为然。
  接着,礼部侍郎刘正夫也请求进宫,向宋徽宗进言,其说法与郑居中类似。
  对于蔡京主导的崇宁变法,从客观效果来看,的确让北宋社会面貌焕然一新,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政治方面,旧党势力已得到清除,结束了蔓延几十年的党争之祸,为社会经济发展打下了政治基础。二是经济方面,重视农桑,鼓励开荒,尤其是调节了茶、盐、酒、钱法等经济政策,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增加,也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发展。三是军事方面,出兵十万征西,收复青唐失地,巩固边防,提升了皇帝与朝廷的威望,提高了宋朝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四是教育方面,大力发展学校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了公办学校教育体制,以学校教育取代旧的科举制度,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具有现代意义的创举,史称“崇宁兴学”。五是社会民生方面,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居养院、安济坊、漏泽园等民生保障机构。居养院用于救助鳏寡孤独者,安济坊用于救济有病而无钱治疗者,漏泽园则是政府负责安葬那些无力举丧的穷人。这些举措不是慈善事业,这是政府主导的惠及全民的社会民生兜底工程,这在中国历史上很有独创性。

  有人说,崇宁变法,“名为遵用熙丰之典,乃实肆为份更,未有一事合熙丰者”。有人说,“祖宗之法惠民,安石之法惠国,蔡京之法惠奸。”还有人说,蔡京通过变法聚敛钱财,完全改变了王安石的变法精神。
  崇宁变法与熙宁变法,既一脉相承,又有所不同,是一种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从社会实际效果来看,崇宁变法取得的成效,要比熙宁变法大很多。
  日期:2022-03-30 10:24:48
  朱熹在他的《朱子语类》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绍圣元年(1094),变法派代表人物章惇受命调入京城担任宰相,途中,蔡京前去拜访,并拿出一份建议书给他,建议实施学校教育和设置安济院。章惇看后,还给蔡京,说:“这些事,留给你自己以后做吧。”这个故事说明,蔡京很早就开始关注民生之政了。
  蔡京第一次罢相,下台仅仅十个月。大观元年(1107)正月,蔡京复拜左仆射,第二次出任宰相。年底拜太尉,第二年正月又拜太师。

  这时候,蔡京的政治影响力越来越大,政治地位更加稳固。他知道,崇宁年间,在打击元祐党以及政敌时有些扩大化,于是陆续进行了一些政策甄别与平反。他接受以前的教训,实行宽柔之策,奏请宋徽宗大赦天下。他改变独断作风,有大事就召集百官议政,朝廷中政治斗争的紧张气氛有所缓和,“天下大治,四方向夷。”
  可是,这一时期,蔡京与童贯的矛盾却在暗中逐渐加深。蔡京与童贯本来关系很密切,也很稳固。崇宁初年,童贯从杭州回京担任内客省使,蔡京推荐他去西北前线担任监军,与王厚一同开边。从此,童贯逐步掌握军权,并赢得了宋徽宗的信任。
  在对待童贯问题上,蔡京与兄弟蔡卞曾产生严重分歧。早在崇宁四年,蔡卞就反对任命童贯为军队统帅,他很严肃地向对宋徽宗进言:“内臣为帅,非盛世事。童贯闻臣此言,必不喜,但朝廷事体重大,臣不得不言。”
  蔡卞随后遭到蔡京以及执政吴居厚、张康国、邓洵武等人的集体批评与嘲讽。蔡卞感到自己在朝廷很孤立,于是请求离开朝廷外放,担任河南府知府。
  那个时候,童贯羽翼未丰,翅膀没硬,做事还小心翼翼。后来,童贯身价倍增,掌控着西北军政大权,侍功骄横,对西北军政将领官吏的选拔任免,完全撇开朝廷,绕过蔡京,直接向宋徽宗奏报。这既破坏了朝廷的制度,也伤害了蔡京的自尊,引起蔡京极大的不满,两人关系开始出现裂痕。

  大观三年(1109)五月,宋徽宗觉得童贯在西北开边战功显赫,下诏授予童贯开府仪同三司。开府仪同三司,是一个显示皇恩和崇高社会地位的荣誉官衔,享受宰相待遇。对宋徽宗这个诏命,蔡京坚决反对,拒不执行,并忿忿而言:“童贯是一个宦官,让他担任节度使都有些过分,怎能再授予他使相呢?”
  蔡京的强硬对抗,让宋徽宗感到非常恼怒。至高无上的皇权,又一次遭到了严峻挑战。
  童贯听说此事也非常生气,他暗中秘密联络御史中丞石公弼、侍御史张克公等大臣,轮番上朝弹劾蔡京。童贯还鼓动主管天文的郭天信,进宫对宋徽宗说:“近来发现,太阳中出现了黑子,这是上天在暗示,应斥退大臣,否则不详。”
  郭天信在太史局任职,负责解释天文现象。宋徽宗任端王时,他曾预言“王当有天下”。因此,宋徽宗对他的预言比较信服。
  于是,宋徽宗又产生了罢相之意。蔡京知道自己又得罪了圣上,屡次进宫求见,想解释一下自己不是有意冒犯皇权,但均被宋徽宗拒之门外。
  日期:2022-03-30 11:13:54
  七、蔡京(4)
  大观三年(1109)六月,蔡京上表,请求辞去相位,宋徽宗当即批准,令蔡京再次担任闲职中太乙宫使。十一月,进升蔡京为楚国公,令他致仕,但仍负责编修《哲宗实录》,每月初一、十五参加早朝。
  这是蔡京的第二次罢相。
  蔡京这两次罢相虽然背景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即都因为出现了“天变”。古人认为,出现天文异常现象,就意味着朝政有缺失,作为总领朝政的宰相理应承担责任。要么直接罢免,要么引咎辞职。其实,这只是朝廷政治斗争的一个表面借口。蔡京两次罢相,本质原因是相同的,都是蔡京以相权冒犯了宋徽宗的皇权。
  自宋神宗以来,北宋政坛已形成了一切权利都属于皇帝的局面。蔡京公然挑战这个局面,宋徽宗岂能容忍?年轻的宋徽宗政治头脑其实很精明,很善于运用政治手腕。他要牢牢掌控最终决策权,他要将大臣玩弄于股掌之中。因此,明朝思想家王夫之说:蔡京根本不是什么权臣,他只不过是一个弄臣而已。但在我看来,蔡京既不是权臣,也不是弄臣。他既没有挟持皇权独揽朝纲之念,也没有专心追求皇帝宠幸和狎玩之意。蔡京所追寻的是一个理想局面,即:相权与皇权共治天下。这也是封建时代儒家知识分子的一贯梦想与追求。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