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上,我们必须要为孔子正名。
妨碍民主、科学思想的,并非孔子及儒家学说。
害人的封建礼教,是宋元以后,打着孔子和儒家学说旗号的遗老遗少们,歪曲衍生出来的。
他们早已经背离了儒家思想的精髓。
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学而时习之;有教无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等等,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毫不过时!
日期:2021-12-11 21:49:40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
鲁国的形势一片大好,
很快,鲁国的复兴让邻近的齐国感到非常的担忧。于是,他们向鲁国发出了“糖衣炮弹”(美女、骏马、珠宝)。于是,鲁定公“成功”被击中,开始整日沉迷于女色歌舞声中,渐渐疏远了孔子和诸大臣。
是啊,作为鲁国的邻国,齐国的国君看到这种情况,非常担心。枕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更何况枕榻之侧的鲁国不只是酣睡,而已经开始崭露头角。
齐国国君听从谋臣的建议,给鲁国送了八十个盛装美女和一百二十匹华丽的骏马。而鲁国国君被敌人的糖衣炮弹打到了。
孔子去找国君劝谏。然而以季孙氏为首的鲁国“三桓”权臣,对孔子的劝谏非常警惕。
在不久后鲁国举行的郊祭中,掌权季孙氏按照周礼在祭祖结束后应该把燔(音樊)肉分给包括孔子在内的朝中诸位大夫,但最终分肉的名单中却独独没有孔子。
这一次季孙氏的轻侮非同往常。他这是一种政治抉择的表示,是一种对于孔子政治观点与施政行动的一种强硬的否定。
表面上看起来,只是齐国的八十个盛装美女和一百二十匹华丽的文马,只是季孙氏的“三日不听政”,只是这一块祭祀后的燔肉——但是孔子内心里十分清楚,他的理想与追求,实质上是与季氏为代表的“三桓”势力水火不相容的,而他一介儒生,是无法与他们抗衡的。
一块燔肉的缺失好像不是什么大事,但足以证明被声色犬马包围的鲁定公旱已把孔子忘到九霄云外去了,同时也证明孔子已经成了“三桓”眼中的沙子、肉中刺。
五十五岁的孔子感觉到鲁国暗藏杀机,形势不妙,安耐下强烈的愤怒,匆忙离开自己的鲁国,当时的形势危急到了孔子连春祭时戴的礼帽也来不及脱下“不脱冕而行”(《孟子·告子下》),便要离开自己的故国。
日期:2021-12-12 15:04:05
而这也是一生中最后一次做官,在这之后,孔子边再也没有过踏足过政坛。开始了为期十四年的周游列国。
我们很容易理解,孔子此时对鲁国的失望、挫败、郁闷与不舍。
离开的毕竟是生我养我的故国,那里有他与母亲相依为命的祖宅,有父母长眠的墓地,有他设教授徒的杏坛和留下的众多学子,以及呕心沥血了四年的鲁国政坛,当然,那里还有他的妻子他的儿子女儿……
站在国境线上,离鲁的孔子徘徊复徘徊,回望再回望。
夜暮已经将一切都抹得混沌一统,但是惟独鲁国在他心里清晰如朗日照耀。来送孔子的乐师师己,知道眼前的这个人正痛苦着,他不知道该怎样去抚慰。他只是不由自主地说:“先生,您是没有过错的。”孔子感动着,他知道不仅是眼前的这个师己,还有鲁国的士子鲁国的百姓,也会有着这样的想法。当然,有这种想法的,一定还有鲁国的国君,那个傀儡一般的鲁定公。
夜色里,有春风拂来,带来泥土与花草的气息。孔子对师己说:“我们唱一首歌吧。”于是,有歌声在这春天的夜里荡漾开来:“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善优哉游哉,维以卒岁!”(《史记•孔子世家》)
回望鲁国,已恨青山相隔阻,青山还被暮云遮。
谁能够听懂这歌声背后的忧伤与愤懑呢?
日期:2021-12-13 12:44:50
然而这一切,不仅是鲁国的形势使然,也是整个列国的形势使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注定还要碰更多的墙壁,而一个长达十四年的流亡之旅,正在等待着这个已经五十六岁的老人。
我们读过的书,说过的话,看过的山水,见到的人事,最终都会变成我们脚下的路,孔子十四年的流亡之旅,最终也将证明这一切,
公元前四九七年(鲁定公十三年)至公元前四八四年(鲁哀公十一年),十四年的流亡生涯就要开始了。从五十五岁到六十八岁,四处碰壁却上下求索不已的孔子,就要走过他人生最为艰难也最为丰富的阶段。
那是一个动荡不已、变化频仍、礼崩乐坏、裂变与整合交互进行的时代。同时又是一个欲望丛生、思想疯长、竞争炽热、人才可以自由流动的时代。
只有这样一个时代,才能够出现这样一种空前绝后的现象——大知识分子的孔子带着他的一班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用了整整十四年的光阴,流亡列国,推销自己的思想与理想,虽一再碰壁却在列国发生着轰动,并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斑斓的故事。
在这个“求仕”之旅中,经常要与君、大夫、隐士、学生等各种人进行多种有关政治、历史、学术及伦理道德等方面问题的研讨活动,当然还有随时随地的教学活动,但是这些都不是主题,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找到一个能够理解他并任用他的贤明的诸侯君主,让他将在鲁国未完成的事业进行到底。
孔子离开鲁国,带着一批学生周游列国,希望找个机会实行他的政治主张。可是,那个时候,大国都忙于争霸的战争,小国都面临着被并吞的危险,整个社会正在发生变革。孔子宣传的一套恢复周朝初年礼乐制度的主张,当然没有人接受。
孔子周游列国的大致路线是:鲁→卫→匡→蒲→卫→曹→宋→郑→陈→蒲→卫→晋→卫→陈→蔡→叶→才→楚→鲁。
日期:2021-12-13 12:51:29
写诸子百家故事,对田舍郎自己其实也是一次系统的梳理与回顾。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一句话道破了学习的真谛。
随着孔子的故事到了周游列国、四处碰壁、人生失意的阶段,有时候静下心来细想,若是将孔子的经历换成自己,自己是否又能在一次次打击中,不忘初心,一以贯之、践行初心?
现在我们常说,工作中、生活中遇到的所谓的挫折,在孔子看来,有是怎么样一种无病呻*?
后人坐而论道,回顾前尘,总会觉得有多少多少疑点早已暴露,没有发现只能说明某人弱智,但当身在局中,失去上帝视角时,面对那无数选择,诸般可能,才会发现自己压根就无所适从,然后才明白那所谓弱智的,终究不过是自己罢了。
日期:2021-12-13 23:02:18
华夏传统文化,传承千年。
其中的主流,是儒释道三家。
今天看了一句将三教特点的话,感觉很精辟,同大家分享下。
道家讲逍遥,泛若不系之舟,方为逍遥;
佛家求自在,讲究大心无往,才能自在;
儒家尚入世,推崇知行合一,才见担当。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