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孔子半生的不懈努力之后,儒家的盛世仿佛已经能够看到曙光。
天下学问,非儒即墨,并非一句虚言。
这其中的努力,离不开孔子的学生们,尤其是子贡、子夏......
文明,薪尽火传,不过如此。
所以,田舍郎思索良久,终于将公元前479年的这场会面,作为本章的开头及篇尾。
当然,孔子的故事,还有一章,但这一章已经与主线故事无关,而是我们下一章,墨子篇的引子。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敬请期待吧。孔子篇的下一节:乌云
日期:2022-02-20 18:44:58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回想起最初动笔开始写这个故事的时候,好像还是21年的10月份。
转眼已经过去了快4个多月了。
终于孔子的故事快到尾声。
田舍郎不敢说自己写的有多好,但的确是想表达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提起笔来,却又不知道该如何落笔。
思来想去,还是只能感慨时光飞逝,逝者如斯。
唯有继续坚持罢了。
日期:2022-02-21 19:21:52
第一章第七节: 乌云
在孔夫子桃李满天下之后,儒家的盛世似乎已经到来,当时的人们,无不以儒家的学问为崇尚,对儒家向世人构建的美妙的社会充满了向往与憧憬,对孔子及其弟子们的学问崇拜的无以复加。
但此时,儒家盛世的阳光灿烂的天空中,依然漂浮着几朵小乌云,儒家的学者们此刻绝对无法想到,正是这几朵不起眼的乌云将要给这个世界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并引发思想的碰撞与征伐,他们将儒家从大同社会的宏伟宫殿中驱赶出来,放逐到布满荆棘和陷阱的原野里去过上百年的动荡颠沛流离的生活,并与墨家与法家与道家相互对立,相互攻伐了上百年。
日期:2022-02-22 15:41:38
儒家天下飘荡的第一朵乌云是墨家。
墨家是第一个公开的反对孔子和儒家的学派,无论是道家还是法家,都没有与儒家发生正面冲突,都没有指名道姓批判孔子,但墨家截然不同。
儒墨之间针尖对麦芒,几乎老死不相往来,同时墨家也由于其独特的智慧,几乎攻陷了儒家的半壁天下,与儒家分庭抗礼。
墨子和墨家的批判,十分猛烈犀利,甚至得理不饶人。
墨子专门有《非儒》篇,对儒家的虚伪做出批判。
仁爱和礼乐是儒家的基本观点。
但在墨家看来,这正是儒家虚伪的体现。
从仁爱出发,有教无类,关爱所有的人,无论是属于哪国、哪族,无论是男女老少,对方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社会地位,只要做人品质没有问题,都将一视同仁,没有区分差等,以“民无异国,国无异方”的态度待之。从而仁爱精神里必然地包含平等立场。
可是,从“礼”出发,就又不同了,必须将人根据其社会政治地位的高下不同而区分为三流九等,看人戴帽,依冠认人。即便是一个社会地位低的圣人见了一个社会地位比他高的王八蛋,也得三跪九拜,表示尊敬和顺从。
如此之礼、如此之矛盾,终为墨家所不齿。
此外,儒家学说以“敬鬼神而远之”避而不谈的态度,放弃了深入的哲学思考。
“敬鬼神而远之”,是对于不敬鬼神的委婉表达。儒家主要是对于鬼神存在的真实性有所怀疑,但不愿使自己的这种质疑公然表现出来而触惹众怒。因此,无奈的职能“敬而远之”。
但从哲学的角度讲,人类的理性思辨,不一定要崇拜神灵,但必须把神灵作为思考、探索的一个对象,一种极限。人类的思考如果没有这样一种对象和极限,其思考只能沦落到普通生活鸡碎狗杂的琐屑和无聊里。
儒家学说正是这样,虽然反复地强调了仁爱,但谁如果质问一声:“为什么要仁爱?”只能回答说“仁者无忧”。可是,作为仁者并非都是被供养者,又怎么可能会无忧呢?因此,接下来也就无法回答了。因为,每个人都承载着衣食住行方面沉重的生存压力,偏偏仁者就怎么可能无忧呢?
儒家学说只能沦为反复的道德说教而缺乏哲学的内涵,陷入了一个死结之中。
而墨家则毫不避讳鬼神的问题,并将鬼神定义为审视和评判人世间一切事物和问题的理性化的客观仪法或终极依据,天是比天子更加尊贵和聪明的一种客观实在的因素或力量,对天子的权利进行限制,鬼神是比人更加聪慧明智的存在,拥有着赏善罚恶的能力,人们的兼爱是在鬼神的要求下必须要做的。《天志》、《明鬼》两篇,正是墨子用以警戒世人特别是统治者的精神武器。
墨家开宗明义的提出“兼爱”“明鬼”,瞄准仁与礼的矛盾,瞄准儒家鬼神观的缺失,对儒家大加批判。当此之时,墨家称呼儒家为猪狗,儒家称呼墨家为禽兽,看儒墨两家学子辩论,感觉就跟进了动物园一般。这里汗颜一下。
看看墨家《墨子》一书的某些篇名就知道:非攻、非乐、非命、非儒,这等于指着儒家,旗帜鲜明的宣布,我反对。
而儒墨之间的纠缠,我们第三章在来向大家详细讲述。
日期:2022-02-24 19:03:37
儒家天下飘荡的第二朵乌云是道家。
道家提倡清静无为,反对儒家的有为,从这一点上来讲,道家反对的不止是儒家,同样还有墨家和法家。
不管是法家的严刑峻法,还是儒家相对温和的仁爱,或者墨家更加理想化的兼爱,在道家看来,都是有为。
面对儒家的仁爱礼乐,道家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面对墨家的兼利天下,道家说:“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
面对法家的严刑峻法,道家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道家拯救世界的方法,总结一下,便是“无为”。
道家的智慧,别具一格,自有其深刻之处。
后文田舍郎会详述。
事实上,站在后世的角度上,相比道家,儒家尚有一点不足。
那就是以“不知生,焉知死”的说辞来回避死亡问题。
生死之间有大恐怖!
生死之间有大智慧!
纵观东西方人类发展史,正是死亡观在决定着大部分人类的生存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面对生与死的人生问题,面对无法回避的死亡问题,儒家简单的“不知生,焉知死”,对死亡问题的回避,导致儒家对死亡缺少应有的严肃、庄重、认真和勇敢。当然,儒家的这个问题,要等到孟子时代,才能有所回答,舍生取义的思想,亦是儒家自身针对这个缺陷所做的补救。
而道家则不然,道家顺应自然的生死观,虽然喜生恶死,但承认死亡不可抗拒,因此更加看重生命,更加看重今生活着的质量,更加追求今生的逍遥。
庄子鼓盆而歌如此,梦蝶逍遥亦是如此。
而由此,更是引出了“无为无不为”的道家治世思想,引出了“柔弱胜刚强”的道家处世法则,引出了“逍遥以存身”的道家人生智慧。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