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大变局——战国篇》
第49节作者:
村人老李 日期:2023-02-10 22:31:28
~~分道扬镳~~
此时的魏赵韩三国关系倒是与春秋时期魏赵韩三卿关系颇为相近:当年赵盾、韩厥亲如兄弟,赵武、韩起配合无间,而魏氏形单影只,茕茕独立。不过那时赵氏、韩氏强大,而魏氏较弱,而如今反了过来,魏国称霸中原,赵国韩国势弱。所以赵韩走得更近,共抗魏国。
诚然,三晋并不总是敌对的,它们也有共同的利益,特别是对付西方秦国时,三晋立马拧成一股绳,这几乎成了一种默识,于是奇怪的一幕出现了:当与秦国作战时,三晋联兵一处共同出手,等打完秦国归来,三晋又分成两个阵营,继续对抗。
这大概就叫兄弟于阋墙,外御其侮吧?
但是,阋得多了,阋得久了,兄弟间的裂缝就大了,再有外侮,恐怕就难御了。
日期:2023-02-10 22:37:18
就在三晋互相争斗时,秦国渐渐止住了颓势,眼看霸主魏国状况频出,冷眼旁观的秦献公捻须沉思,他准备策划一次超强攻击。
公元前364年,章蟜率秦国兵团大举出动。
春秋时代,秦国虽有强国名号,然影响力仅在西陲之地,就名将而言,除了穆公时代的三帅孟明视、白乙丙、西乞术有些名号,其他将军均是籍籍无名。这不要说与名将辈出璨若星河的晋国相比,就是比起齐国、楚国也是差得远。但是,进入战国时代,秦国将星层出不穷,名震当时,光耀后世。
而章蟜可称这些将星中的“第一人”。
事实上,史料并没有留下他的任何个人资料,他的战绩也仅有这一次。
但足够辉煌。
石门(在今天的山西运城西南)一战,震惊天下,章蟜指挥秦军大败魏师,斩首六万!
这是一次空前的胜利,也是一次标志性的胜利,是进入战国时代后秦国对东方六国的第一次大胜。
在这之前,秦国总是被动挨打,此战之后,秦国开始了战略反攻。
关键时刻,赵成侯出兵援魏,秦军方才撤退。
“秦遣章蟜率军攻魏,大破魏军于石门,斩首六万余级。赵出师救魏,秦始退兵。”
—《资治通鉴》
周显声王听说此事后,喜不自禁,大摆酒宴庆贺。按理说,诸侯争战,周天子本不该有所偏向的,可这些年三晋扒光了他的底裤,令他颜面尽失,如今看到三晋遭灾,他岂能不幸灾乐祸?庆贺完毕,周显声王又派特使入秦,赐予秦献公“方伯”的头衔。不过,秦献公对这个空头名号没有表示出多大兴趣,更没有为了这个虚名举起尊王旗号,他是个务实的人。
次年,秦军又一次出击,目标直指少梁城,他们要拔除这个魏国设在河西的军事据点。
赵成侯听说后,再一次派兵,协助魏国击败了秦军。
赵成侯算是有义气了。
可是秦军撤退后,魏惠王竟攻击了赵国,夺取列人、肥邑(肥邑在今天河北邯郸肥乡区一带,列人在肥乡区东北)两地,兵锋直逼邯郸城。
这可就不厚道了!
事实证明,这还只是开始罢了。
日期:2023-02-10 22:55:45
公元前362年,魏、赵、韩三国又开战了。
也不知道是谁先动的手,反正是一场血战。赵韩两国联手,魏国自己一派,但是在公叔痤的指挥下,魏军大发神威,在浍水北岸重创赵韩联军,还俘虏了赵国将领乐祚,随后魏军长驱直入,攻占了赵国的皮牢(在今天山西翼城县东北)。
是役,魏国人扬眉吐气。
当军队凯旋归来时,魏惠王亲自到郊外迎接,并当场宣布,赐田地一百万亩作为公叔痤的食禄。
“臣何功之有呢?都是国君制定的军法,有功必赏,有过必罚,保证了军队的战斗力。而在战场上,察看地形,分析敌我形势,提供决策方案,使得三军将士心明眼亮,目标明确,是将军巴宁、爨襄的功劳。臣只是看准了进攻敌人的时机,便击鼓进军不敢懈怠而已。”公叔痤娓娓道来,总之,把功劳都归于他人。最后,他加重语气道,“至于我们的军队精诚团结毫不胆怯,勇往直前不避凶险,这都是当年吴起治军时留下的优良传统呀!”
我们都知道,吴起离开魏国,就是拜公叔痤所赐。如今,他却专门提起吴起的功劳。
“相国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呀!他已经为寡人战胜强敌,还不遗忘贤者的后代,不掩盖能者的功劳,这样的人,怎么能不得到封赏呢?”魏惠王好生赞叹,随后宣布再追加公叔痤四十万亩食禄,加上之前许诺的赏赐,公叔痤共得到了一百四十万亩的食禄。巴宁、爨襄每人也得到十万亩食禄。
回宫后,魏惠王又派人寻访吴起的后人,封给他二十万亩田地,表示魏国从未忘记吴起的贡献。
“(魏惠王)于是索吴起之后,赐之田二十万。”
—《战国策》
这应该是魏惠王对吴起不公正遭遇的一种正名吧?
只是,此时吴起已经去世二十年了。
日期:2023-02-10 23:09:27
浍水之战后,秦献公再度发兵伐魏。这一回,赵成侯拒绝援手了。秦军一鼓作气,攻下了繁庞城。
繁庞是当年魏文侯从秦国人手中夺取的,现在又回到了秦国人手中,这不是个好消息,意味着魏国对秦国的优势已经越来越小了。按说,此时魏国应该加大对秦作战的力度,以彻底制服秦国,可现实却是公元前361年,魏惠王将国都从安邑迁到了大梁。
“(周显声王)四年夏四月甲寅,(魏惠王)徙邦于大梁。”
—《竹书纪年》
后世之中,很多人认为魏惠王迁都的原因是躲避日益强大的秦国,但只要我们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看,就会发现这一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是的,秦国确实开始走强,但和魏国相比,并不在一个档次上,换句话说,魏惠王从内心深处并不担忧秦国。
魏惠王真正担忧的是齐、楚,因为它们已经威胁到了魏国的霸主地位,尤其是齐国,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实力已不亚于魏国,周边小国纷纷臣服,隐隐有与魏国分庭抗礼之势。赵韩两国则为了自身利益,与齐国眉来眼去,对魏国多方掣肘,此时的中原局势,十分混乱。
安邑地处河东,距离中原遥远,不方便魏国的在中原的行动,而大梁地处中原腹心,方便控制中原地区,更方便打击齐国的野心。
这种情况下,魏国战略重心东移,就成了必然。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魏国全力经营中原,以维护自己的霸主地位。至于西方,暂时转入战略防守—公元前358年至公元前351年,魏惠王任命将军龙贾为督造,征发数万民工自华山脚下的朝元洞向北,沿着洛水修建长城,直到陕北富县的雕阴城。魏惠王相信,以魏国的实力,再加上长城之险,只需分出少许精力,忙里抽闲,就能把秦国挡在河西之外。
其实,我们很容易发现,魏惠王继承的是先辈的理念。
魏文侯时代,魏国在完全占据河西之地后,调头向东攻略;魏武侯时代,魏国有机会吞并秦国,但最后的战略重心还是落在了中原。公元前391年,魏国攻占大梁,并向周边扩张,就已经有了向中原发展的计划。中原者,天下之中也,岂是边陲秦国所能比拟的?放着物产丰富的中原不要,而花费大量兵力去侵吞贫瘠的秦国,这买卖可不划算(具体心理可以参考当年的吴国伐越)。
这就叫“中原优先”,是先秦时代无数政治家、军事家奉行的理念。
迁都的同年,魏惠王与赵国签署协议,进行土地置换,用榆次(今山西榆次)、阳邑(今山西太谷东北)、繁阳(今河南内黄北)换取了赵国的泫氏(今山西高平)和旧都中牟。泫氏是河东与河内的交通要道,魏国得到泫氏,东西两部的联系就得到加强了。公元前359年,魏惠王又与韩国达成土地交换协议,以多块土地换取韩国的平丘(河南封丘东)、户牗(河南兰考北)、首垣(河南长垣东北),并取得了太行八陉之一轵关陉的通行权,让魏国两大板块的交通更加方便。通过这一系列置换,三晋的疆界更明晰更合理了,魏国在中原的地盘也连成了一片。
很快,韩、宋、鲁、卫等国都来朝觐魏惠王,魏国的霸主地位得到巩固。
但是,在这繁荣背后,宿命中强敌已经崛起,魏国霸业将遭受最严酷的挑战。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