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三传读书笔记》
第41节

作者: 清河县西门大官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22-10-05 22:11:00
  [春秋]七年,春,王三月,叔姬归于纪。
  滕侯卒。
  新的一年又开始了,这年春季发生的事情,《春秋》记录了两件,一件是三月,鲁国的另一位公主叔姬嫁到了纪国。另一件事是滕国的君主去世。
  先说第一件事,叔姬归于纪。在隐公二年的时候,鲁国已经有一位公主嫁到了纪国。那一年的九月,纪国派出使者来迎娶鲁国的公主,十月,伯姬归于纪。鲁国是姬姓诸侯,从伯姬、叔姬的称谓来看,这两位女子显然是姊妹关系。但是关于这件事的具体情况,《左传》没有相关的记载,《公羊传》也没有任何发挥和解读。只有《谷梁传》记了一笔:
  其不言逆,何也?逆之道微,无足道焉尔。
  意思是说为何《春秋》这次没有说纪国来迎接(对比上次伯姬,可是明确记载了“九月,纪履緰(裂繻)来逆女”的)?因为来的这个人身份太卑微了,不值得记载了。

  参考上次“纪履緰来逆女”,《谷梁传》就认为纪国失礼了,这次又失礼,派出来的人身份地位更低,《谷梁传》的不满情绪溢于言表啊。对了,前天我脑海里忽然想明白了为何“逆”是迎接的意思:想象一下,你来看望我,我跑出去迎接你,咱俩是不是相对彼此而言属于“逆”向?
  这位叔姬的具体身份,我们没有更多的资料,也就无从知晓了(我看到有人认为这姊妹俩大概率应该是惠公的女儿隐公的姐妹)。她嫁到纪国去,应该还是跟她姐姐一样嫁给了当时的国君—这个在春秋时期很常见,当时有一种滕妾制度,即诸侯嫁女的时候,会让女孩子的妹妹(即“娣”)或者侄女跟着一起嫁过去,随嫁的就是滕妾。滕妾的身份低于妻,但高于其他妾。这样做的好处是,当时诸侯联姻大多是有政治利益的,如果正妻一旦意外死亡,那么随嫁过去的滕妾就接替正妻的位置,从而保证娘家一方的利益—反过来讲,也是保证男方与女方之间姻亲结下的联盟不会破裂。

  叔姬为何过了四年多才嫁过去,杜预倒是解释了一下,他认为“叔姬,伯姬之娣也。至是归者,待年于父母国,不于嫡俱行,故书”。意思是说叔姬是伯姬的妹妹,这个时候才嫁过去,是因为此前年级尚小,所以一直呆在鲁国,当年没有跟姐姐一起出嫁。(这时候才到了可以出嫁的年纪了),因此《春秋》里记了一笔。
  第二件事是滕国的国君去世了。滕国,是当时一个比较小的诸侯国,国君为姬姓,始封祖是文王之子错叔绣(封侯爵)。滕国大致位置在今天山东滕州、济宁一带。和邾国一样,都是鲁国眼皮子底下的小国。因为太小了,所以这个国家很多历史资料缺失。隐公七年滕侯去世的这次记载,是滕国第一次出现在《春秋》里。滕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人可能就是滕文公了,《孟子》里有很多关于他的记录—当然,未必是史实,有些不过是孟子为了写文章的需要而杜撰的。

  滕侯去世了,《春秋》特意记载了一下,但显然也不是很重视,不仅没写去世的具体日期,连这位滕侯的名字和谥号都没写。《左传》对此解释了一下:
  七年春,滕侯卒。不书名,未同盟也。凡诸侯同盟,于是称名,故薨则赴以名,告终嗣也,以继好息民,谓之礼经。
  意思是说,没有写这位滕侯的名,是因为滕国和鲁国没有结盟。如果诸侯结盟了,在盟约上会写上国君名(表示告知神灵)。去世了以后给盟国发讣告也要写上名,告诉去世的君主是哪位、告知即位的君主是何人(终,是去世;嗣,是嗣位),表示双方会继承先君的盟约关系友好相处。这是符合礼经的规矩的。
  《公羊传》也是重点围绕没有记载滕侯名这点解读了一下:
  何以不名?微国也。微国则其称侯何?不嫌也。《春秋》贵贱不嫌同号,美恶不嫌同辞。
  这段话意思是说,因为滕是个小国,所以没有记录其国君的名。虽然是小国,也没有因此嫌弃其国小,而是称国君为“侯”。《春秋》的惯例是记录身份高贵和低贱的人,不怕用相同的名号,记载美好的事物和令人憎恶的事物,不回避用同样的措辞。
  贵贱不嫌同号,这点我觉得挺好的,再小的国君也是国君啊。应该给予人家应有的尊重。
  《谷梁传》的关注点则有不同:
  滕侯无名,少曰世子,长曰君,狄道也,其不正者名也。

  狄,我们前面讲过了,是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谓。不正者,即不是(国君的)嫡子。这段话意思是说,对于滕国的国君,不记录他的名字。年轻的时候称为“世子”,年长了称为“君”,这是狄人的习俗,不是(君主)嫡子的,则直接记录名字。
  咦,堂堂周王室正宗苗裔,咋反而遵循狄人之道去了,不仅没有以王道化夷狄,反被夷狄同化,这个,有点尴尬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