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0-26 20:49:54
[春秋]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鲁桓公元年,春天,周历正月,鲁桓公即位。
鲁桓公即位,鲁国的历史翻开新的一页。这一年是公元前711年。鲁桓公之前其实我们交代过了,母亲是宋国公主仲子,父亲是鲁惠公,桓公的名字叫允。
关于桓公弑兄即位这件事,《左传》没有过多着笔,只有《谷梁传》和《公羊传》关注了一下。《谷梁传》是分两部分解读的。首先是针对“元年,春,王正月”这六个字,《谷梁传》解读如下:
桓无王,其曰王,何也?谨始也。其曰无王,何也?桓弟弑兄、臣弑君,天子不能定,诸侯不能救,百姓不能去,以为无王之道,遂可以至焉尔。元年有王,所以治桓也。
意思是说桓公并没有得到周天子的册封,这里为何还记录他“王”呢(王,做动词,即位称王意),是因为谨慎地记录下来表示新君时代的开始。为何说桓公的即位是没有周天子册封的?因为他作为弟弟弑杀了兄长,作为臣子弑杀了君主,说明当时周天子已经不能让他改正错误,诸侯不能挽救他,百姓不能推翻他,可以说不遵守王道已经到极端了。《春秋》写“元年”又写“王”,就是在表示惩治桓公。治,惩治的意思。
其次针对“公即位”这三个字,《谷梁传》解读如下:
继故不言即位,正也。继故不言即位之为正,何也?曰:先君不以其道终,则子弟不忍即位也。继故而言即位,则是与闻乎弑也。继故而言即位,是为与闻乎弑,何也?曰:先君不以其道终,己正即位之道而即位,是无恩于先君也。
对比一下隐公元年开篇,只有六个字“元年,春,王正月”,跟这条记录比,多出来三个字“公即位”。
故,是变故的意思,此处隐讳地表达弑君。《谷梁传》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先君是因变故去世的,按《春秋》惯例是不书“即位”的。为何这样做呢,因为先君没有以国君的身份正常终老,则儿子或者兄弟是不忍心即位的(即正式举行即位典礼)。如今鲁国先君因变故去世,而《春秋》记录了“即位”,意思是说即位的这位国君参与了弑杀先君一事。为何说《春秋》记录了“即位”,就是说即位的这位国君参与了弑杀先君一事?因为先君没有以君主的身份正常善终,自己却按照正常情况下新君即位的礼仪举办了即位大典,说明这位国君对先君一点感念之恩都没有啊(即不在乎先君是怎么死的)。
《公羊传》相比而言,说的更直接:
继弑君不言即位,此其言即位何?如其意也。
正常情况下,继承被弑杀的国君之位,不说“即位”(即如果前一位国君被弑杀,则新君的记录开始直接说“元年,春,王正月”即可),为何此处要说“即位”,为了如桓公所愿啊—桓公何所愿?就是希望隐公赶紧死了自己当国君啊。
公羊派的老夫子们,这次倒是表现的大义凛然,令我肃然起敬啊。
《左传》虽然没有关注桓公即位一事,但是杜预注解《左传》的时候说了一段话,我觉得还是挺有意思,他说:
嗣子位定于出丧而改元必须踰年者,继父之业,承父之志,不忍有变于中年也。诸侯每首岁必有礼于庙,诸遭丧即位者因此而改元正位,百官以序。故国氏亦书即位之事于策。桓公篡位而用常礼,欲自同于遭丧而即位者。
杜预这段话意思是说嗣子(新君即位者的)身份在先君去世出丧的时候就事实上已经确定了,但是改元必须要过完这一年,以表示继承先父未竟的事业和遗志,不忍心在这一年尚未结束的时候就有变化。诸侯的第一年,必定要到祖庙去举行仪式,凡是先君正常去世的在这个时候才改元正式即位,百官也各安其序,史官也于此时将新君即位的事记录在案。桓公是篡位而立的,但还按照正常的礼仪,就是想把自己比同于先君正常去世而自己即位—还是说桓公在这里里想掩盖自己弑兄的丑恶行径而已。
鲁桓公就这样尴尬地登上了历史舞台,他弑杀了隐公,恐怕没有想到,最后自己也未得善终,冥冥之中,也许真有报应?
日期:2022-10-27 20:42:03
[春秋]三月,公会郑伯于垂。郑伯以璧假许田。
鲁桓公元年三月,鲁桓公与郑庄公在垂这个地方会面。郑庄公(提出)用璧交换许田。
这是鲁桓公的第一次重大外事活动。这里提到的垂,之前提到过,隐公八年有“春,宋公、卫侯遇于垂”的记录。璧,我们都熟悉,一种玉器,鼎鼎大名的和氏璧就是代表,形状就是个圆环。古人说“肉倍好谓之璧”,所谓肉,指的是那个环形的边,所谓好是中间那个孔,意思是说如果环形边的直径是中间圆孔直径的二倍,这样的玉器就称为璧。璧,这东西在当时是一种很重要的礼器,祭祀仪式上是奉献给鬼神的,因此当时人认为很珍贵,所以才有一座和氏璧抵得上十五座城。假,是借的意思。许田,之前也讲过了,隐公八年讲述“三月,郑伯使宛来归邴”时,对此事的来龙去脉做了详细说明。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