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三传读书笔记》
第58节

作者: 清河县西门大官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22-10-29 19:47:35
  [春秋]二年,春,王正月,戊申,宋督弑其君与夷及其大夫孔父。
  滕子来朝。
  三月,公会齐侯、陈侯、郑伯于稷,以成宋乱。
  桓公二年春天,《春秋》的记载顺序如上。但这三条记录实际说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宋国发生弑君政变,三月几位诸侯的会面是这次政变事件的后续。第二件事是在此期间滕国的国君来访。为方便理清思路,我们把宋国政变的事放到一起看。
  宋国的这次弑君政变发生在这年的春天,《春秋》里记载这年春天此事分了两个阶段,先是周历正月,戊申这一天,宋国的督弑杀了国君与夷以及大夫孔父。然后接着三月,鲁桓公与齐僖公、陈桓公、郑庄公在稷这个地方见面,讨论应对此事,以平息宋国内乱。讨论的结果,承认了宋国此次既成事实,使这件非法的事情合法化。稷,就是宋国的城邑。
  这件事的起因,上一节最后我们已经讲过了,就是《左传》的那条“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导致,按《左传》的记录看,显然是华父督见色起意,因为女色引发了一起弑君杀臣政变,具体情况《左传》交代如下:
  二年,春,宋督攻孔氏,杀孔父而取其妻。公怒,督惧,遂弑殇公。君子以督为有无君之心,而后动于恶,故先书弑其君。会于稷以成宋乱,为赂故,立华氏也。
  宋殇公立,十年十一战,民不堪命。孔父嘉为司马,督为大宰,故因民之不堪命,先宣言曰:“司马则然。”已杀孔父而弑殇公,召庄公于郑而立之,以亲郑。以郜大鼎赂公,齐、陈、郑皆有赂,故遂相宋公。
  桓公二年春,华父督攻打孔氏一族,杀掉了孔父,强娶其妻(取,通娶)。宋殇公大怒,华父督害怕殇公问罪于自己,就弑杀了宋殇公。君子认为其实华父督早就有不臣之心了,所以才敢作出这样的恶行,因此先记录“弑其君”(因为实际上是先杀孔父后杀殇公的)。此后,三月,鲁桓公与齐僖公、陈桓公、郑庄公在稷这个地方见面,使宋国的内乱成功(即鲁、齐、陈、郑等会面后,承认了宋国此次既成事实,使这件非法的事情合法化),由于收了宋国的贿赂,所以立了华父(掌控宋国政权)。

  宋殇公即位十年,但是在此期间发生了十一次战争,老百姓苦不堪言。当时孔父嘉是大司马(军事最高长官),华父督为太宰(大通太,行政最高长官),因为老百姓苦不堪言,就宣扬说:“(这些都是)大司马导致的啊。”随后杀了孔父并且弑杀了宋殇公。从郑国召回了公子冯(这个“召”字,有点意思)立为庄公,因此跟郑国走的亲近。并且用郜的大鼎贿赂鲁桓公,给齐国、陈国、郑国也都送上了贿赂,于是这几位诸侯都认可了华父督为宋国的相。

  《公羊传》和《谷梁传》对宋国的这段政变的解读,则是严格按照《春秋》的两条记录分别展开论述的。关于第一条华父督弑君,《公羊传》特意关注到了这个“及”字:
  及者何?累也。弑君多矣,舍此无累者乎?曰:有,仇牧,荀息,皆累也。舍仇牧、荀息,无累者乎?曰:有。有则此何以书?贤也。何贤乎孔父?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其义形于色奈何?督将弑殇公,孔父生而存,则殇公不可得而弑也,故于是先攻孔父之家。殇公知孔父死,己必死,趋而救之,皆死焉。孔父正色而立于朝,则人莫敢过而致难于其君者,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
  解释了一下,及是什么意思,是累及、连累的意思。弑杀国君的多了,除了这起,在没有受连累的吗?有,仇牧、荀息(注:此二人的事情发生在后面)都是被连累(而死)的啊。除了仇牧,荀息再没有了吗?有。那为何此处特意记录下来,因为是要表彰孔父的贤能啊。为何认为孔父贤能?孔父称得上是“义形于色”(正义之气见于形色)。他义形于色是怎么回事?华父督早就想弑杀宋殇公,但是只要孔父存在,殇公就不可能被弑杀(意即华父督忌惮孔父的存在而不敢贸然弑君),因此他先攻打孔父一家。殇公得知孔父死了,知道自己也必然难免一死,因此赶去救援孔父,结果两人都被杀了。只要孔父正义凛然的站在朝堂之上,则没有人敢给他的君主带去灾难。孔父真是可以说“义形于色”啊!

  按《公羊传》的解读,殇公与孔父应该差不多同一天死的,殇公能去试图救援孔父,则此时华父督应该正在攻打孔氏,如果是《左传》的说法,则孔氏被华父督杀死之后有段时间了才弑杀了殇公。我更喜欢《公羊传》的记录,这样的殇公,显得还是蛮重情义的。
  关于此后的三月,诸侯会面一事,《公羊传》释读如下:
  内大恶讳,此其目言之何?远也。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隐亦远矣,曷为为隐讳?隐贤而桓贱也。
  这件事是鲁国的大恶(即承认华父督弑君合法),为何还要在这里记录下来(按此前的惯例,本国的大恶要隐讳)?因为这件事发生的年代久远了,“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那隐公的事迹也发生的久远了,为何隐公做的一些错事就避讳了(例如一个月取宋国两城)?因为隐公贤明而桓公卑贱—可见,《公羊传》在人品上,对鲁桓公是充满鄙视。
  对于华父督弑君,《谷梁传》的关注点更多一些,而且即使对“及”字的阐释,也与《公羊传》略有差别:
  桓无王,其曰王,何也?正与夷之卒也。孔父先死,其曰及,何也?书尊及卑,《春秋》之义也。孔父之先死,何也?督欲弑君而恐不立,于是乎先杀孔父,孔父闲也。何以知其先杀孔父也?曰:子既死,父不忍称其名;臣既死,君不忍称其名,以是知君之累之也。孔,氏。父,字,谥也。或曰:其不称名,盖为祖讳也。孔子故宋也。

  桓公没有被王室册封,为何还要说“王”,是为了给与夷正名啊(不过我觉得如果“王正月戊申”连起来看,则“正与夷之卒也”理解成“用周历准确记载与夷的去世”似乎逻辑上更说得过去)。孔父先死,为何说“(与夷)及(其大夫孔父)”?是为了表明二人的尊卑关系,这是《春秋》的大义(即君为尊在先,臣为卑在后)。孔父为何会先死?因为华父督想弑君但恐怕不能成功,所以先杀了孔父。孔父是保卫宋殇公的人(闲,门中有木,即本意为门前发挥保护作用的栅栏。引申出保卫的意思。孔父是穆公托孤之臣,有保卫殇公的责任)。是如何知道先杀的是孔父呢?因为儿子死了,父亲是不忍心称呼他的名;大臣去世了,君主是不忍心称呼他的名,《春秋》在这里称“孔父”所以知道是孔父被君主连累了(我理解这个逻辑是这样的:如果称字,表示无奈之下的称呼,因为人已经去世,所以这里没有称名“嘉”)。孔是氏,父是字和谥号。也有人说,之所以这里没有称名,是因为避讳先祖的名讳(名是长辈才能称的,平辈和晚辈称名是不尊重对方),因为孔子祖先就是宋国人(孔父嘉)。

  《谷梁传》从称字就推出是孔父先死,这个,我觉得有点牵强。此处为何称字,我倒更愿意相信是因为孔子避讳先祖的名。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