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慌,针不忙:我在大山做医疗大神》
第4节作者:
蘑菇侠 爷爷曾经说过,要不是萧暮云认定了他,他也许在京城真的就沦落成叫花子。也就没有后来纵横关东,扶杖天涯的神医野郎中华龙飞了。
★★★★★
半个世纪前的宽城,华子兴的华兴堂是大关东最知名、最严谨的医馆。名声直逼关内的同仁堂、鹤年堂、回春堂等八大医堂。
华兴堂堂主华子兴,不仅医术高妙,而且饱读诗书。做过大清宽城府德惠县主簿。日俄战争后与朝廷、关外很多人的亲日同僚颇有龃龉,于是辞去官职,到宽城落脚行医。
他也在祖先灵位前发誓,关外华家此后放弃诗书传家,改为医药传家。长子次子不再读书致仕,都成了颇有成就的中医。
坐堂行医二十年,华子兴已经名满关东,声震宽城!
民国十一年,华子兴六十华诞。
也就在这一年,吉林省长孙烈臣把吉林督军署机关大部、陆军稽查处和卫队团陆续从迁到宽城。吉林省首府已经从船厂实际上迁到这里。
华子兴的花甲盛宴在马家饭庄接连办了三天。吉林督军孙烈臣亲自坐车前来贺寿!华子兴受宠若惊,感激涕零,寿宴多加了一天!
第四天晚上,华兴堂才在家里摆上寿宴。一家大小给老堂主华子兴磕头拜寿。
拜寿之后,华子兴才下令,合家大小,男女仆妇摆上酒菜,一同用餐。
华兴堂的规矩向来是上亲下和,男女有别。华子兴累了三四天,喝了两杯自己到内室休息去了。外堂由长子华龙生居首,排开两桌,都是男人。后院内堂,则由华子兴的继室大巴豆张罗,也摆开了两桌。
二儿媳妇常月桂喝了三杯春泉涌高粱烧便头晕,回房睡觉去了。
可是她回到房里没多久,卧房里就传出来一声尖叫!原来她的修床上赤条条地躺着一个小男人,只有十二岁的小叔子,老三华龙飞!
华兴堂内外一下子闹翻天了。
这个小三儿出生的时候母亲难产,尽管华子兴医术超群,还是回天乏术殇了原配夫人。夫人难产而死,华子兴痛惜不已。最令他恼怒的是,这个老三的降临,让华兴堂的名声扫地。他只看了一眼就让老妈子抱进后院去了。
华子兴夫人殇了第二年就娶了一位白胖圆润的继室,巴氏。足足比华子兴小了二十岁!
据她自己说,她应该是格格身份!他的亲爹是关外最后以为吉林将军锡良。她自己虽然是锡良妾室所生,却在当年慈禧光绪西逃的时候跟随父亲护驾,亲自伺候老佛爷,太后老佛爷才封她为格格。再后来大清倒台子了,锡良本人在家作死,还让她们都跟着一起作死殉国。她就从热河跑到宽城这边来了。
当然,她自己是不是格格只有本人在意。华兴堂的人当面叫夫人,背后都叫她大巴豆。
大巴豆当然不肯亲自抚养华子兴前妻的儿子,华龙飞自幼就是大哥大嫂伺候大的。
华凌霄从小就深受爷爷奶奶宠爱,所以虽然没有母亲,却也快乐无忧。
可是他的爷爷华龙飞就不一样了,颐指气使的大巴豆看不上他,二哥二嫂讨厌他。
华子兴的这个小三儿,又是个天生的逆种。五岁之后,顽劣本性完全暴露出来,大面就喊继母为大巴豆!院子里十岁以下的男孩都让他打过。刚满六岁就打到了街上……
华子兴无奈,给他请了一位私塾先生。不到半年,就把一本《幼学杂字》学完了。接下去学《三字经》,先生摇头晃脑讲到“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
这小子一扬手把那书摔到地上,踹了一脚!
“不讲理!凭什么把大梨让给哥哥?我不信天下有这样的傻子。”然后跑出去,再也不肯念那教人当傻子的书。
华子兴无奈,扔给他一本陈修园的《医学三字经》让先生教他。不到一年他又把教书先生打跑了!
华子兴又交给他一本《四百味》让他自己背下来。每半个月检验一次,背不下来就是一顿板子!
挨了三回板子,这个九岁的娃娃竟然把《四百味》硬生生背了下来。
可是今年念到《平湖脉学》这小子又把书踹了!华子兴无论怎么打板子,这孩子就是不肯在用功。大骂《平湖脉学》胡说八道,学不明白!
中医的望闻问切,被他学的乱七八糟。华子兴摇头叹息,再也不愿多看他一眼。大半年来,不知这孩子家里街上在干什么。
华子兴对他的三儿子放任不管,也让这个顽劣的少爷大祸临头。堪堪到了华兴堂主六十大寿的日子,华兴堂上下十分忙碌,哥嫂也无暇管他。每天在街上疯够了就回到后院东厢房自己睡了。正是华龙飞的淘气,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他无意间撞见了自己绝不该看到的事情。
这天宽城四横街新装了马路电灯。华龙飞跟着一帮孩子一直看到晚上九点多钟才回到华兴堂。他大哥发现挨一顿教训,就悄悄钻进前门,溜进中门。来到中院见炮制房里还有灯光,他本以为里边还有人工没睡,打算进去要点吃的。
中院制药的人工他都认识,也没敲门,推开房门就闯了进去!
里面的情景让他瞪着眼睛惊呆了……
大巴豆本就恨透了这个目无尊长的小崽子,华龙云对这个三兄弟更是讨厌至极。尤其这个孩子伶牙俐齿,口无遮拦,一旦张扬出去那可就大祸临头了。
这么无耻,这么十恶不赦的勾当被他撞见了那还了得?必须想法子把这个佞种除掉!
华子兴绝想不到,三儿子华龙飞这么点儿个年纪竟然对女人动了不可思议,难以启齿的念头!
盛怒之下,华子兴打折了三根鸡毛掸子杆儿。可是这个小子实在太犟了,既不嚎叫,也不求饶,把小马褂的袖子都咬烂了。鲜血染红了条凳……
要不是老朋友江百川进门,华家的这位三少爷还不知要多挨多少揍。
关东人的五行八作,盛传极大行帮,最负盛名的是绿林行,最诱人的是淘金行,最尴尬的是风月行,就是Ji院。此外还有渔猎、乞丐、彩扎、喷字行。行帮之中最辛苦的是林木行,最神秘的就是采挖行。
采挖行自称棒槌伙子,以采挖人参自诩。但多数是以贩卖中药材为生,就算偶有人参,十之八九都是做假的。
江百川现在就是八百里棒槌岭放山行的大把头。行走江湖,看人最准,在江百川看来,华子兴的三个儿子只有这个小三儿是个大才!
江湖上五行八作的骗术实在太多,他已经隐隐猜到华家这件怪事的大概缘由。江百川也熟悉华子兴的二儿子化龙云,他就是一个药材行里的骗子,曾经跟他打听过一种蘑菇,白斑鬼伞……
华子兴毕竟是当过官的,知道自己的三个儿子各自都什么脾性。只要这个小三儿学医稍有成就,那这座享誉关东的华兴堂必然传给这个小儿子。
华子兴此时也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家丑不能外扬,只能拿小孩子出气。两个人聊来聊去,聊到一起去了。孩子再怎么聪明,也得有人照管。继续这么放任下去,孩子就废了。
江百川亲口把自己的闺女江翩儿许给了华小三儿做媳妇儿!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