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抗战前夕谍战风波:潜伏·1936》
第8节

作者: 马营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一切都晚了,一切希望都没有了。我把骨灰往罐子里倒的时候,叮叮当当,拣出来十几颗弹头。这是多大的仇恨,才叫人如此狠毒,用一梭子弹去打死一个手无寸铁的人。我把子弹拣出来放在手心,发了一个毒誓,不报此仇,誓不成家……”
  沈兰听到这里抬起头来,泪滢滢看着丈夫:“那你为什么还要娶我?”

  “父命难违,父亲知道自己不行了,一定要亲眼看着我们成亲,他才能放心离开人世。咱们结婚那天,也是回光返照,我不想让他抱憾而终。因我爱你,胜过爱自己的生命,所以起此毒誓,更甚于死誓。”
  沈兰知道丈夫内心痛苦,却不知他凄苦如此,眼中的埋怨不由得转为怜悯。“你太苛求自己了,政治事件,又能如何报仇,仇人又是谁,难道是整个国民党吗?”
  武伯英用手指给妻子搌了搌眼泪,摇摇头:“一切都疏通好了,党调处头子徐恩曾答应放人。上海党调处负责人杨登瀛,也答应放人。老二被枪毙,是个突然变故,绝不是他们背信那么简单。”
  “所以你,回来后不再教书,去党部谋了差使,就是为查这个原因?”
  武伯英轻轻点头:“一定有个幕后主使,要置他于死地而后快。这个人,就是咱们武家的仇人,不共戴天的仇人。”

  “现在查明了吗?”
  武伯英突然觉得为了安慰妻子,透露了过多的心事。“这是他们的绝密,根本查不出眉目。

《潜伏·1936》 第三章(1)

  两天来胡汉良陪着齐北视察了下属的特务队,又到保安司令部侦缉队去挑了些敏捷的干探,为四科选取人员。齐北不厌其烦,精心挑选,和每个入选者都谈了话,拉了名单出来,有二十几个人。组建四科是他来西安的第一场大戏,自然想一炮走红。在回党部的车上,胡汉良手里捏着名单琢磨,从前座拧过身去,不无得意地问后座的齐北:“巡座,这些人还不赖吧?”

  “身手还算不错,对党国也都忠诚。”齐北瞄了一眼司机后背,用右手食指点点太阳穴,“现在,我要给他们物色一个大脑。”
  胡汉良狞笑了一下:“巡座心里有人选了?”
  齐北沉默了一下:“没有。”
  胡汉良猜不出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好不再说话。自从组建四科的消息传出,已经有几个小兄弟孝敬了财帛,托胡汉良给自己争取这个位置。胡汉良来者不拒,这可是个肥缺,他很清楚特务科的权和利有多大,寻个理由抄家店铺,就能得个中等人家的光景。本来他想给齐北推荐两个人,听他心里没有人选,反倒不好推荐了。要不是避嫌,胡汉良都有心兼了四科科长。

  调查处虽然隶属于组织部,因为任务特殊、人员众多,独自占领着党部大院西侧的一栋小楼,人称“西楼”。西楼是冯玉祥主政陕西时期修建的,完全的西洋几何样式,纯粹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方方正正,萧瑟肃穆。党部院内其他房屋,不管前清遗留还是民国新建,虽吸收了些西洋建筑的构造理念,但总透着中国建筑的样式精髓,砖木结构的居多。西楼在党部已经成了白色恐怖的代名词,如有人不满时局发发牢骚,旁人就会带着戏谑提醒——你想独上西楼了?

  齐北走进胡汉良的办公室,四处打量了一遍:“你的办公室比我大。”
  胡汉良狞笑:“你的官比我大。”
  齐北捏起办公桌上的一个小相框,里面夹着张泛黄的黑白合影照片,林林总总站了三排人,最显眼的是一些穿着军装的苏联人。“哦,你在苏联的契卡学习过?”
  胡汉良点点头:“总理那时候联俄,我被选派去学习过一年。”
  “苏联间谍,是世界上最早的新一代间谍,也是最好的间谍。”齐北捏着相框坐在沙发上。
  “再摆着也不合适,回头我收起来。”
  齐北眼睛没离开相片:“不用,苏联是共产党的朋友,也是我们的朋友,斯大林最近不是又和中华民国复交了吗?”

  蒋介石发起针对共产党的大屠杀后,苏联迅速作出反应与国民政府断交,但是近期又派特使赴南京秘密谈判,和国民政府恢复了外交关系。此举避过了中共,斯大林虽说是第三共产国际领导人,向来以世界共产主义革命为重,但毕竟最先考虑的还是本国利益。在欧洲随着德国纳粹的崛起,苏联的主要威胁来自西线,远东政策自然有所调整。日本占领东三省成立满洲国,气势汹汹地想要吞并全中国,斯大林也不想后院起火,致使腹背受敌,就与日本达成了维持既得利益的协定。协定不过是一张薄纸,可以轻易撕破,斯大林还需要一缸水备用,随时在东线灭火。而同志加兄弟的中共,成立十五年来还没有在中国的舞台上唱主角,经历了反围剿和长征,现在非常虚弱。斯大林自然想到了蒋介石,而且在日本问题上,他们的根本利益一致,都希望维持现状。

  齐北认出了相片中的一些人:“这个是陈赓,这个是顾顺章。”

《潜伏·1936》 第三章(2)

  “里面多数是共产党。”胡汉良表###迹,“卑职以此为耻。”
  “这算什么耻辱?陈赓,是我佩服的少数几个人之一,负责###特科时,在上海呼风唤雨,我们谁能有他的本事?前些日子跟着毛周,在黄河边上把阎老西打得找不着北,真是个全才。顾顺章,原来我也佩服,用四条枪震住了鱼龙混杂的上海滩,不过他投诚,我欢迎,却再也不佩服了。”齐北说着把相框递给胡汉良。
  胡汉良接过相框瞄了一眼:“这个陈赓,还救过蒋委员长一命,听说是从死人堆里背出来的,要是当年投诚过来,现在也许还是咱们的上级。委员长很重感情,陈其美有恩于他,瞧瞧这个陈家,现在多大的威风,蒋宋孔陈,四大家族里都排了一号。”
  齐北冷哼一声:“我们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他们的特工活动,早于咱们,他们的人才,多于咱们。咱们党调处这个摊子,还是在共产党的基础上起来的,现在你到特工总部看看,有一半以上,都是###投诚人士。”
  胡汉良放下相框哈哈大笑:“巡座说的有意思,这上面大部分###,都投诚过来了。###人才多,多得用不了。”

  齐北撇着嘴摇头,否定说:“不要把###两个字挂在嘴上,###,###,轻视你的敌人,往往会铸成大错。”
  胡汉良脸红了,横肉显得更加难看:“他们还叫咱们是白匪呢。”
  齐北不再说话,闭目养神,似乎调节这几天奔波的劳累。胡汉良轻手轻脚,给他沏了杯香茶,小心翼翼放在茶几上。茶杯底子磕在茶几的螺钿上,还是发出了轻微一响,齐北似乎被惊醒了,眼睛并未睁开,悠悠道:“那个武仲明,当年要是投诚过来,也是了不得的人物,别看年轻,只能在我之上,不在我之下。”
  胡汉良倒是粗中有细,善解人意道:“巡座又想起了武伯英?”
  齐北仍旧闭着眼睛:“打电话,叫他过来,我要单独和他谈谈,就在你办公室。”

  胡汉良嘻哈道:“这么近,不用电话,我去跑一趟。”
  “我审问武仲明那件事情,你不要向他透露。”
  “这个卑职明白,决不向他透露半个字。”
  齐北微睁开眼睛,打量了胡汉良一下,微微点头,然后又闭上眼睛。
  胡汉良轻轻带上门,轻快地朝后楼走去,自从来了黄秀玉,他往新运分会办公室去的次数,十倍于前。在胡汉良看来,黄秀玉可真是个人间少有的尤物。大家闺秀虽然引人遐想,可是没她身上那股媚劲儿。交际花虽有诱人妩媚,却没她身上那股高贵劲儿。小家碧玉虽然惹人爱怜,却没她身上那股留洋的开放。女权会那些女学生叫人垂涎,却没她身上那股含蓄。就像听秦腔名旦李正敏唱戏,嗓子虽不如新兴的女旦清亮,但要的就是那个味儿。

  胡汉良虽读过大学却要偏装个粗人,明知古人已有同感,“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却要用黄包车夫似的大白话形容。他在酒桌上给武伯英形容过:你们新来的那个小丫头,要了卿命了,就骚那么一丁点儿,却骚到了人心窝子里了。
  武伯英正站在北窗前,看着天边上那朵白云,已经有半个小时没有动弹。期间抽了三支纸烟,都是烟蒂烫嘴才惊醒似的扔掉。他这两天抽烟的数量明显增加,几乎一天一筒五十支装的哈德门。几个同仁隐约觉着是前天那个电话闹得,都耳闻武总和老婆不和,什么原因大家不清楚,但也能感觉出来那种不正常的冷淡。武伯英抽烟的姿势非常漂亮,食指和中指伸得很直,指尖夹着烟卷,匀速送到唇边轻吮,一派十足的绅士风度。他脸上的忧郁,淡如湖水,远看是绿色的,近看却是透明的。黄秀玉就被这忧郁搅得心神不宁,恨不得如同他们所说,武总和老婆交恶闹崩,自己也有了希望;又恨不得他和老婆相敬如宾,恩爱百年,别忧郁成这般模样,叫人看见心疼不已。


《潜伏·1936》 第三章(3)

  胡汉良打破了宁静,人还在外廊,声音先进了办公室:“热死了,热死了!这天气上班,该加薪水才划得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