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抗战前夕谍战风波:潜伏·1936》
第21节

作者: 马营
收藏本书TXT下载
  “杀人。”武伯英嘴里嚼着饭菜,含混应道。
  “杀人?怎么会关到这里来?这里都是###。”
  “我杀了马志贤的三叔。”
  “怪不得。”狱友恍然大悟,“敢太岁头上动土,算是条汉子。我最敬重你这种人,我叫赵思孝,敢问你贵姓?”
  “武伯英。”武伯英把头埋在饭钵里,“你是###?”

  赵思孝凑过来悄悄说:“我是共产党。”
  武伯英惊讶地抬起头来,看看他,笑着说:“那你才算是条汉子,我不是。”说完轻松一笑,“那你的罪行也不轻,估计咱俩要一前一后,共赴黄泉。今日关在一起算是有缘,来日在阴曹地府里,还能做个伴儿。”
  赵思孝听了这话脸色有些变化,随即嘴角露出坚决之色:“共产党不怕死,怕死就不当共产党。”
  正说着,值班看守突然走了过来,大声喊道:“赵思孝,提审!”
  看守打开牢门给赵思孝戴上手铐,他默然无语非常配合,似乎还有些急不可耐似的。看守把赵思孝押走,重新锁好牢门,将武伯英一个人剩在监房之中。

  每日晚饭,就是赵思孝的提审时间,而且时间逐渐加长。晚饭他还是照例不吃,提审完了却是一副肚满肠肥的表情。武伯英照例打扫了两份囚饭,赵思孝常常看着两副空碗筷,思索一会儿,诡秘地笑笑。白天二人独处之时,赵思孝总是想尽办法套近乎,而武伯英一直不冷不热。赵思孝也试探性地发一些议论,政见飘摇不定,让人难以琢磨。武伯英更难琢磨齐北的用意,不过他的妄想症状,再也没有发作。

  夏日昼长,晚饭后半个小时,夕阳才完全沉入西海。暑气退去,到了放风时间,看守过来打开牢门,给武伯英戴上手铐,领他到偏院里透气。这是武伯英的专属放风区域,四周的围墙已经加高,又扯上了电网,砖墁地缝隙里长满了青苔,连砖面都是绿色的。院子中心是个小花坛,里面栽着一棵无花果树,不解人间季节,依旧郁郁葱葱。

  前天下过一场小雨,经过两天烈日蒸腾,砖底的水汽都挥发了出来,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植物的腐败气味。看守坐在偏门口的木椅上,目不转睛地监视着。武伯英坐在墙角的石几上,仰头看天,享受难得的天光,鼻子贪婪地吸吮着自然之气。

《潜伏·1936》 第六章(8)

  过了一会儿,赵思孝也被押了过来,如同给鱼缸里又添了条鱼儿。两个看守坐在门边,点起纸烟,埋怨天气的炎热和工作的辛苦。赵思孝凑到武伯英身边:“老哥,听说你和党调处的胡汉良是朋友?”
  武伯英没有正面回答:“朋友顶什么用?”说着看看两个看守喷腾的烟雾,“还不如一根纸烟。”
  “你想抽烟?”
  赵思孝说完笑了,走过去轻声和看守交涉。看守看看武伯英,把半包烟卷和汽油打火机递给他。
  武伯英从赵思孝手中接过烟火,点上一根,狠狠抽了一口,徐徐吐出烟雾,似乎久旱逢甘霖的龟裂土地。然后把烟火一起塞进污脏的西服口袋里。“你的面子不小,谢谢兄弟啦。”
  “这算什么,举手之劳。”

  “呵呵,刚才审讯室里的晚饭,也一定够丰盛吧?”
  赵思孝咬着嘴唇,看着武伯英:“我就知道瞒不过你。”
  武伯英没有说话,想起了李直,用嘴唇把烟挪到了另一边嘴角。
  赵思孝带着几分讨好:“这个我清楚。胡处长交代我照顾你,别的什么都没说,就说你是他的朋友。至于你的一日言行报告,该说的我就说,不该说的就不说。只要老哥你一拐弯儿,就是我的上司,我不傻。”
  武伯英又狠狠抽了口烟,然后把烟蒂弹向无花果树:“那倒不必,你现在就可以给胡汉良报告,我想通了。”

  “老哥,你不骗我吧?”赵思孝有些不相信,“我才上了这条船,这种事情,不敢随便乱报。”
  武伯英继续看着天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这半生,走到今天,是该为国家效力的时候了。”
  齐北听完胡汉良的汇报,反倒没有攻克难关的欣喜,命令将两人从莲湖密监赶紧转过来。天已经黑了,西楼的巡官办公室灯火通明,齐北和胡汉良各自盘踞着一个沙发,等待着武伯英。胡汉良大而化之,鼓吹赵思孝说服武伯英的功劳,也就暗表了自己的功劳,攻克赵思孝是首功,攻克武伯英就是功上加功。
  齐北半天没有回应,听完胡汉良的絮叨,才缓缓说:“我犯了一个错误,不该安排赵思孝监视武伯英。没想到他如此愚蠢,居然被武伯英看了出来。这个人,还有更大的利用价值,可惜了。由此也可见,我看中武伯英,倒不是一个错误。”
  “巡座,这小子刚才还给我说了,想见你。”
  “不见,把他送回草滩农场,再关一段时间。”
  胡汉良很诧异:“再把他关回去,我岂不是言而无信了吗?”
  “对他还讲什么信誉,你安排吧,再关一个月,然后让他家里人保出去。他和武伯英不同,武伯英的作用在于明处,他的作用在于暗处,不然,就没有了利用价值。把他好好洗洗,漂白之后,勉强还能使用。用的时候,我再见他。”

  “我还真没想到,他有这么大的用场。”胡汉良明白了齐北的用意,由衷敬佩,“我原打算,把他充实到李直的机要科,专门监听张学良那个大功率电报机。”
  “大功率电报机,属于核心机密,他不宜参与。这种漂白的人,最好反潜回去,如果能为我用,将起到不可限量的作用。如果他不幸又染上了红色,我们就公布他的投诚经历,共产党对叛变的人,从来都不手软。”
  “好,我安排李直去办。”
  “看来截获的电报属实。刘鼎今天已经出发去陕北,一定是向共产党中央当面汇报张学良申请加入共产党的事情。张学良肯定意识到那台大功率被监听,还故意让我们截获他的入党电报,有些示威的味道。这件事非同小可,既然属实,你告诉李直,可以向南京发报,完整详细地汇报此事。”

《潜伏·1936》 第六章(9)

  胡汉良点头应允。“属下想不明白,共产党有什么魔力,居然让我们的三军副统帅,都想加入他们的行列。”
  “张学良向我们示威,就是向南京示威。目前局势,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南京也拿他没办法。最近是特殊时期,我们要加重监视力度,把能用的人全撒出去。更要联合马志贤,特别把杨虎城做为重点目标,看看他最近几天的反应。各方都有自己的算盘,不过他们俩的算盘珠,因为抗日,倒是串在了一起。如果这根算盘棍儿上再加上杨虎城这颗算珠,那么西安这把算盘就彻底乱了。”

  胡汉良若有所思:“南京老头子的算盘,在全国一片抗日的声浪里,是有点显得不那么协调。”
  齐北神情严肃:“老头子怎么想,不是我们能讨论的。因为我们是吃他这碗饭的,这就是我们安身立命之所在,所以我们不问对错。”
  “关于胡宗南部队里的共产党活动迹象,要不要也报告南京?他们可是老头子眼中的头等红人。”
  “报,正因为他是红人,才更要报告。知而不报,是我们的责任。知而不罚,就不是我们的责任了。”
  “胡宗南正在研读马列书籍,蒋鼎文效仿共产党的军队政治工作,而且都和共产党的人有秘密接触。对亲共的老同学老战友,他们都很讲情面,怎么都疯了?”
  “老头子当校长时,蒋是同乡加队长,胡是同乡加学员。他们都是老头子栽培的树苗,靠老头子才走到今天这个地步,所以不用担心他们。报告时,电文力求客观真实,而张、杨不同,电文可以有倾向,多加推测和判断。”

  “要不要把张学良申请加入共产党的消息,透露出去,曝曝光?老头子不是想免掉张、杨嘛,咱们先造造舆论声势,然后罢免他们就顺理成章了。”
  “报纸有时候会帮倒忙的。共产党目前虽然苟延残喘,但是把抗日喊得最为响亮,抓住了人心所向。张的事情宣扬出去,只能助长了他们的气焰,把形势搞得更乱。而且,恐怕会引起军界很多人的响应,也许跳出来的就不止一个张学良了,这些鲁莽军汉,哪懂得‘抗日抗日,从长计议’的道理。”
  胡汉良狞笑起来,对齐北佩服得五体投地。
  武伯英进来时,已经沐浴更衣,但是留在脸上的狱色难以一下子去除,显得越发憔悴。但两个眸子反而更加光亮,如同在炼丹炉里历练了一番的齐天大圣,添了一对火眼金睛。齐北难得流露出一点欣喜之色,这欣喜也是冷冰冰的,用天降大任于斯人的说法安慰武伯英。胡汉良一直带着深深的歉意说话,装出恨不得以头撞墙的愧疚,虚伪得可笑。武伯英不理睬他,偏安于沙发一隅,低头不语。

  齐北吩咐胡汉良:“给卢兆麟说,明天各大报纸登一个短消息,题目我都想好了——特务科长为民除害,警察局长大义灭亲。”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