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恐怖事件根源及教训:车臣之鉴》
第14节

作者: 徐振泽 孙景源 舒梓
收藏本书TXT下载
  4月28日,叶利钦签署《有关使车臣局势正常化的补充措施》命令,宣布从当日零时起,至5月12日零时,在车臣停止军事行动。但这份《命令》同时指出,“当出现武装挑衅时,俄军可以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这已经是叶利钦在战斗进行过程中第二次命令部队在未取得最后胜利前停火了,联邦总统这个决定是在一个国际大背景下提出的。因为1995年5月9日,将要在莫斯科举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纪念活动,包括美国总统克林顿、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等许多国家领导人都将应邀参加。莫斯科不想让这些贵宾分不清哪些是庆祝胜利五十年的礼炮,哪些响声正在把车臣非法武装分子和无辜的平民炸得血肉横飞。

  总统的命令得到了贯彻,但军方对此怨声载道。他们认为这半个月的时间,足以使非法武装得到很好的休整和补充,而最终的结果是造成更多俄罗斯军人流血牺牲。这时,从莫斯科到格罗兹尼,人们都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总统把这场战争过于政治化了。
  一架架贵宾专机刚刚离开莫斯科伏努沃机场,“苏—25”对车臣的轰炸就恢复了。经过将近一个月的较量,俄军终于控制了车臣90%的领土,把非法武装分子赶进了靠近格鲁吉亚潘基西峡谷的深山。
  第一次车臣战争
  4
  以恐取胜的布琼诺夫斯克事件

  1995年6月14日,也就是俄军攻下杜达耶夫最后一个较大据点沙托伊的第二天,一起震惊世界的事件发生了。非法武装分子巴萨耶夫率领100多名敢死队员,采用“围魏救赵”的战术,跳出俄军包围圈,来到俄罗斯南部城市布琼诺夫斯克,劫持了1000多名人质,要求与俄军谈判。为了保证人质的安全,联邦政府被迫做出重大让步,基本满足了恐怖分子要求。6月19日,俄军开始撤退,巴萨耶夫也撤回车臣,800多名人质获救。谁也不曾想到,造成数以万计人员伤亡的第一次车臣战争竟然是这样结束的。

  由于指挥这次行动的恐怖分子头目巴萨耶夫至今仍未归案,所以,关于这次事件的组织策划和一些重要情节并没有彻底搞清,俄罗斯内务部根据目击者和受害人以及参与处理这件事情官员提供的情况,归纳出来的过程大致是这样的:
  1995年6月14日中午,在车臣通向俄罗斯联邦南部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布琼诺夫斯克市的公路上,出现了一支车队。他们由三辆带帆布篷的“卡玛斯”和一辆“日古利”组成,四辆车都没有车牌和扩大号,但从颜色看,三辆大车显然是军车,而走在前面的“日古利”是一辆警车。
  前面不远处就是位于格奥尔吉耶夫斯克—卡斯皮斯克公路104公里处的检查站了,但车队没有减速停车接受检查的意思。由于这里距车臣边境只有100多公里,所以,检查人员比较认真。当天值班的一个军官和两个士兵看到这种情况赶紧出来阻拦,但坐在小车里一个身穿警服的人,只是用手向车厢上面指了指,厉声告诉他们车里装的是从战场上拉下来的俄罗斯军人尸体,随后就带着车队冲过哨卡。

  这个情况很快反映到布琼诺夫斯克市内务局值班室,值班人员也觉得情况可疑,于是下令追堵。车队是在距检查站三公里的地方被一名内务部人员发现的,但这时早已进入市区,而且有一辆“卡玛斯”已经脱离车队,向医院开去。事后人们才知道,武装分子在这辆车上装了许多武器弹药,同时,不少于50名恐怖分子不知什么时候早已潜入市区,等候在那里。当这些人拿到武器后,医院很快就被他们控制了。

  走在路上的另外几辆汽车此刻仍然拒绝检查,直到内务局大楼出现在眼前时,他们才将车停下。但就在汽车还未停稳的瞬间,从几辆车上突然跳下近百名全副武装的恐怖分子,他们手持自动步枪和火箭筒,在几秒钟之内就打倒了跟在后面陆续赶来的丨警丨察和内务部工作人员。然后,一边疯狂地向大楼扫射,一边向里面冲去。很快,这座五层大楼就被他们占领,所有工作人员都成了人质,恐怖分子把他们赶到大楼外面的广场上。这时,人们才知道同时遭到攻击的还有附近的市政府大楼、少年宫、消防队、储蓄银行大楼和“斯塔夫罗波尔”工业建筑银行大楼。

  此刻,被集中到广场上的人质已达400—500人,恐怖分子在路上截了几辆公共汽车,把他们赶到车上,由“卡玛斯”一前一后押送着向医院走去。路上,武装分子不时朝街道两侧的建筑物开枪和对天鸣枪,制造恐怖气氛,以防人质逃跑。
  当日16时,被劫持的人质来到医院。这时,在这里工作的450名医护人员和大约500名病人也早已被看管起来,他们被集中到一起,其中的七名军警当场被杀害。
  布琼诺夫斯克市是个只有5万人口的小城,但这时被扣在医院的已达1400多。也就是说,有将近3%的居民成了恐怖分子的人质。
  直到18时,街上的枪声才逐渐停下来,所有的恐怖分子都退到医院。在这一个下午的袭击中,有六名歹徒被打死。被武装分子打死打伤的有70多人。消息震动了俄罗斯,震惊了全世界。正在休假的切尔诺梅尔金总理返回莫斯科,立即要求内务部设法与恐怖分子取得联系,了解释放人质的条件。
  当天深夜,一个叫沙米尔·巴萨耶夫的人成了人们关注的中心,因为他不仅承认发生在布琼诺夫斯克市的恐怖事件是自己策划和指挥的,而且还以杜达耶夫政府颠覆和破坏支队指挥员的身份,提出释放人质的前提是结束车臣战争;由叶利钦或切尔诺梅尔金直接与杜达耶夫谈判。
  15日早晨,由于没有按恐怖分子的要求安排记者参加新闻发布会,巴萨耶夫又下令杀害了五名人质。他对自己制造的残杀和绑架的解释是:“我们已经发誓要把战火扩大到俄罗斯领土上来。我们不是匪徒,我们在被迫拿起武器捍卫我们自己的国家、家庭和自由…… 什么时候牺牲对我们来讲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怎样牺牲,我们必须死得体面。……我预先警告过,如果有人向我们开枪并且打伤了我们一个人,我就打死五个人。倘若我方有一个人牺牲,我就打死你们10个人。这不是个偶然的数字,它是从格罗兹尼和车臣开始的。当时俄罗斯军人就说过,每个俄罗斯人都要用10个‘叛逆分子’来偿命,今天,这个比例应该颠倒过来。”

  情况已经刻不容缓了。可是这么重大的课题,这样的天价,而且其中显然带有浓重政治恐怖主义的色彩,以至于切尔诺梅尔金不得不把事情上缴给叶利钦总统。可是后者却偏偏要在6月16日去加拿大参加七国集团会议,他在登机前留给下级和媒体的意见是:“最后的结论现在我不能说,但是我有特工部门的几份报告,有总结性的结论,没有最后敲定。不过,应该等到悲剧结束,然后当然一定会做出结论和组织结论。”谁也没听明白他说了些什么。这是一个通病,许多政治家在关键时候,在具体问题上的指示都是让人听了和没听一样,可能这就是领导艺术。

  叶利钦的态度遭到人们的谴责和抗议。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等人强烈要求他马上返回俄罗斯,直接到布琼诺夫斯克市去处理人质事件,而不应赖在加拿大充当“6+1”或者“7+1”里面的“1”。
  不知道联邦安全局局长斯捷帕申和内务部长叶林是理解还是误解了总统指示精神,总的来说,由他们两人牵头的解救人质委员会,在处理事件过程中始终采取强硬路线。他们从莫斯科调来了精锐的伞兵部队和防暴特种部队,将整个布琼诺夫斯克,特别是被歹徒控制的医院围了个水泄不通。
  6月17日凌晨4时,解救人质行动正式展开。经过四个半小时激战,内务部队占领了大楼底层。但是在这次行动中有70多名人质被打死,另有同样数量的人质被打伤。担任主攻的“阿尔法”部队和内务部队各有3人和7人牺牲,多人负伤。
  当天下午14时20分,解救人质委员会又组织了第二次攻击。战斗持续了一个小时。由于双方争夺的二楼突然起火,对楼上人质生命构成了严重威胁,进攻又以失败告终。
  这时,已经有100多名人质在战斗中死亡,情况让莫斯科的切尔诺梅尔金心急如焚。在两次武装营救都以失败告终的情况下,他决定不管总统反对还是支持都要与恐怖分子谈判,不能让那些无辜的平民再流血了。

  6月18日凌晨2时40分,切尔诺梅尔金同巴萨耶夫在电话里直接对话。为了取得对方的信任,这位总理将多家媒体请到办公室,并且同意把他们之间的谈话内容现场直播。
  切尔诺梅尔金:“我是在同沙米尔·巴萨耶夫讲话吗?好了,现在清楚一些了……首先,请停止射击好吗?只要我们还在谈话,并且在谈话后准备采取适当措施,就不要射击好吗?我这里有大众新闻媒体的一些代表在聆听我们的交谈,他们会监督我今天的承诺是不是在日后得到执行。我准备发表声明,现在就下命令,停止在车臣的战斗行动和轰炸。怎么样?你们还需要多少时间商量?沙米尔·巴萨耶夫,我现在还在工作岗位上,我要为今天发生在国家的一切负责。告诉我,你们还要商量多长时间?……上午10时,不要等到上午10时,我认为上午8时是最合适的。”

  从切尔诺梅尔金与巴萨耶夫直接通话开始,布琼诺夫斯克市医院的枪声确实停了下来。但是,直到上午11时,在切尔诺梅尔金又一次与巴萨耶夫通话后,恐怖分子释放人质的条件才搞清。后者在电话中称,如果满足这些条件,他们将首先释放人质中的妇女和儿童各100名。条件的具体内容是:
  (1)俄罗斯军人立即停止在车臣的战斗行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