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
第31节作者:
晴雪满竹8 1979年2月17日15时,122师366团工兵炸毁越军设置在108号界碑我国一侧的石墙,5连尖兵班翻山越岭首先出境,向越南南散之敌发起进攻。图为尖兵班战士背着沉重的装备攀越陡峭的山崖。
日期:2019-03-07 10:47:38
08-1979年2月 17日11时,我部队在街得村遭到越军阻击,为确保366团主力按时穿插到朔江,团指挥所命令7连夺取街得无名高地,消灭敌人的机枪火力。
覃保来背着相机紧随出击的7连3排刚接近山垭口,突然,躲藏在山洞内的越军疯狂地冲了出来企图歼灭3班,双方相距约10米距离。
这时的越军看到覃保来手拿照相机,就径直向他扑过来。千钧一发之际,7连3排战士先敌开火,当即歼灭了2名越军,其余逃进了一旁的山洞。
这是越军向覃保来冲过来的一瞬间被他迅速抓拍的画面,也是出境后的第一场战斗冒险拍下的镜头。
日期:2019-03-07 13:50:43
1979年2月17日,122师366团2营5连从106号界碑出境打开口子。3营担任主攻,天刚亮,3炮连连长曾维信(前1)带着全连人员出境占领发炮阵地,用炮火支援3营进攻。
日期:2019-03-07 13:51:41
据3营营部书记朱传禄的回忆:
凌晨2时,团主力向边境隐蔽前进,3时到达进攻出发阵地。总攻打响后,2营5连于5时从106号界碑突破打开口子,8时攻占了南散,歼敌10余名,掩护团主力开始穿插。团主力以3营8连为先头,于8.30分出境,9时左右进至朗郭村附近。
8连1排进至越南朗郭村南侧山垭口,遭敌两侧火力阻击,连主力即从朗郭东侧迂回,进至让涌村东北无名高地时,遭敌人侧石山攻击近2小时,8连几次组织冲锋,因地形不利及敌人火力猛烈而无法攻下。这时,副营长柳利林带着9连及时赶到并接替8连战斗。8连则沿左侧正准备绕过朗郭村时也遭到敌人攻击,只好对峙。
正在3营调整战斗部署时,加强在我团指挥的副师长宋文华等首长率团指挥所赶到前沿,3营长姚焕伦向团指挥所报告了战斗经过,并指出当面地形对我不利,我火力和兵力都无法展开,请示是否绕过朗郭村,摆脱这股敌人的纠缠,从8连方向向敌纵深发展,以保证部队按时穿插到坂洋,保障师主力攻占朔江。
这一建议当即遭到宋副师长的否决,并强令3营立即攻下朗郭村,保障团主力通行。营长无奈,只好令司号兵吹起冲锋号,副营长柳利林亲自率领9连冒着弹雨向山垭口下面村庄冲去,但终因敌火猛烈,部队在狭长地形无法展开,伤亡很大。副营长也在冲锋中壮烈牺牲。跟随他的营部通信员小陈和电台话务员小王受伤,9连不得不撤了回来。
战斗仍在对峙,此时此刻,整个大部队被挡在了朗郭村的附近和周围。时间对于广大官兵来说是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时间拖得越长越对我部队实施穿插不利。
日期:2019-03-07 13:53:12
3营副营长柳利林身负重伤被抢救回来,营部卫生所欧医生(左)和医务人员全力抢救包扎,最后还是未能挽回他的生命。 1979.2.17下午14时
日期:2019-03-07 13:54:00
1979年2月17日14时多,122师366团6连接替8连任务前,指导员黄胜发在朗郭东北面向6连战士作战斗动员,准备向让涌进攻。
日期:2019-03-07 13:56:46
1979年2月18日早上,天刚蒙蒙亮,雾还未散去。122师366团2营6连全连奉命在山脚下集合,团政蜟hong王克林亲自到6连作战斗总结和政治动员,并宣布连干部调整名单。
2月17日,连长肖皓牺牲,副连长负伤。任命3排长曾维发为连长,指导员黄胜发职位不变;3排长由7班长黄传贤担任;7班长由副班长胡可源担任;7班副由战士沈国初担任。
根据连队2月17日的战斗情况,宣读向上级报请荣立三等功人员名单:龙启飞、黄传贤、胡可源、周习祥、陈锡联、谢树宝、王跃进。
表彰完毕,团要求6连就地待命,编为团的预备队,负责民兵民工及后勤人员的安全保卫工作。
日期:2019-03-07 13:59:54
366团2营6连奉命去安府阻击从朔江南逃的越军。这是在敦张后山朗索地域出发时,新任连长曾维发给战士们下达战斗命令。
日期:2019-03-07 14:00:55
1979年2月18日下午,366团3营进攻让涌村东面时,遇上该村正躲避战乱的越南村民。跟随3营行动的一位越语翻译,正在向村民询问了解当地附近周边情况。这些村民经我翻译解释后,不但打消了对我军及战争的恐惧,还很认真地倾听解答了翻译提出的问题。
日期:2019-03-07 19:54:51
这是为数不多的坦克配合步兵作战的照片。它真实记录了41军坦克团3营的坦克正在向战区快速开进,奉命搭载步兵向朔江守敌作最后攻击。这些上了坦克的指战员们,在冲往朔江县城短短的路程中遭受了重大伤亡。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一去就再没能回来,英勇牺牲!
日期:2019-03-07 20:07:03
122师政治部主任刘少杰(右2),366团政蜟hong王克林(右3),炮兵27团副团长王海(右4)与率领“前观组”深入敌后完成侦察任务的副营长吴志平(左3),在朗索山坡366团指挥所合影。1979.2.21
日期:2019-03-07 20:09:14
366团9连9班长在坂涯西山一个洞口,击毙向洞外反冲击的越军,枪声响起,越军应声倒地一瞬间被抢拍到的镜头。1979.2.21
日期:2019-03-07 21:56:55
1979年2月27日,366团5连在那杭舍地域清剿残敌。图为我火箭筒手正向越军驻守的山洞发射火箭弹,这是发射后瞬间抓拍到的镜头。
日期:2019-03-07 21:58:32
1979年2月27日,加强122师指挥的41军副军长于海学(左2)与师长于新义(左3)、师政治部主任刘少杰(左4)及师指挥所部分成员,下到基层连队检查指导,听取战况汇报。
日期:2019-03-07 22:02:10
敦张,一个很小的村庄,位于三面环山的一个三角形的小盆地里。我平孟到越南朔江再往高平去的公路由西向南经过盆地。从胡志明展览馆和让涌公丨安丨屯,分别往南伸出的简易公路,也在这里与平高公路相连接。
因此,敦张在朔江东面群山中成为了一个交通枢纽所在地,人们形象地称之为敦张口,其军事价值仅次于朔江。
在敦张的南侧,有一座海拔高约350米的大无名高地,像一只卧着的猛虎俯瞰着敦张口。在高地北侧的两条山腿,像一双虎爪伸到了公路的附近,高地上的越军火力,可以直接控制山下的平高公路。在大无名高地与公路之间,有一片近200米宽的稻田地,在稻田中还有一条宽20米、深约1米的小河。
(摘自《让历史告诉未来》作者 曾沙)
日期:2019-03-07 22:02:44
支前民兵民工到达敦张村口时,好奇的民兵弯下身来拾捡地下的东西。原来散落在地下的是越南人用来放映的电影胶片,已被炮弹炸得七零八落。
日期:2019-03-07 22:55:07
覃保来这位勇敢无惧的英雄记者,离开战友已三年多。战争的创伤,过早地透支了他的健康,他的过早离世,令人扼腕痛心。
编辑英雄记者覃保来的故事留下许多遗憾!他生前的个人资料无法采集更多,留下的战地图片也仅限书上的52张,有限的资料无法全面展开铺叙。
他留下的一张张震撼心魂的战地图片,让战友,让读者看得荡气回肠,惊心动魄!真正体悟了什么叫“勇敢不怕死”
这五个字!唯一留存给广大读者缅怀的战地影像,成了我们后人心中的旷世之作。
在纪念对越自卫还击战40周年之际,我们还能通过覃保来拍下来的照片立马就可看到这场仿佛就发生在昨天的战争。真正展现了一代军人浴血南疆,永恒不朽的历史画面。(感谢战地记者陈朝荣、玛丽提供的珍贵史料)
战地记者—陈朝荣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