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汉恩仇录——见证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第31节

作者: 折冲万里
收藏本书TXT下载

  金太宗吴乞买登基后,主战派的势力迅速占据金廷。主战派的核心人物,完颜宗翰、完颜宗望以“宋人不归我叛亡,阻绝燕山往来道路,后必败盟”为由,积极劝说金太宗“勿割山西郡县”。但金太宗并未同意,认为“先皇帝尝许之矣,当与之”。然而,张觉事件的发生,改变了金太宗的态度,此后,又陆续发生了北宋挑唆山后五州叛金归宋,违背承诺拒供金军粮草,以及勾结流亡的天祚帝等一系列事件。于是,金太宗吴乞买被彻底激怒了。再加上,完颜宗翰、完颜宗望的竭力劝说和怂恿,金太宗终于下定决心武力讨伐,惩戒北宋。

  北宋宣和七年、金天会三年(公元1125年),金朝全国动员,点集女真、渤海、奚、铁骊等军驻往平州、云中,积极准备对宋开战。同时,三月,金军又俘辽天祚帝,扫清了除西迁的耶律大石以外的残辽势力,解除了伐宋的后顾之忧。然而,金朝准备动武的蛛丝马迹还是被北宋边臣侦知,最迟至九月份,金军即将大举入侵的警报,如雪片般不断飞递至宋廷。当时,长城防线尚在北宋手中,北宋若能及时反应,火速增兵各处险要隘口。无法在崎岖山区发挥骑兵优势的金军,是很难有所作为得。可惜,徽宗君臣们整日陶醉于“收复燕云”的丰功伟业中,无法自拔,哪有心思关注边廷要务。由于宋廷忙着郊祀大典,一些大臣认为边报不利会破坏喜庆祥和的气氛,竟压下未报。于是,警讯袭来,北宋却始终未采取任何应对措施。常言道,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既然,天予北宋先机而弗取,就休怪金朝下手了。

  十月,金太宗吴乞买以北宋屡屡背盟为由,下诏攻宋。金军兵分两路,西路军以左副元帅宗翰(粘罕)为统帅,自西京大同府(云州)南攻太原。东路军以南京路都统宗望(斡离不)、六部路都统挞懒为主将,自南京(平州)西攻燕山。金东路军连陷檀州、蓟州,并于白河击败郭药师的常胜军。其实,郭药师的常胜军已然不愿再为北宋卖命。故而初败后,郭药师没有继续凭坚固守,直接献城投降了,拥兵七万的常胜军也转投到金朝阵营。高大雄伟的幽州城,固若金汤的长城防线,及其扼守的各处险隘都被金军兵不血刃地拿下。再得到大批军需物资及兵员补充后,金东路军实力迅速壮大。并为其继续长驱南下,奠定了物资保障基础。

  相比于东路军,金西路军的进展并不顺利。在接连攻克代、忻、朔、武等州后,十二月,金西路军兵至太原。宋太宗灭北汉后,为永绝后患,毁晋阳城,新筑太原城。太原狭小,周长仅十一里,只有四座城门,不过没有包砖的一座土城。又据《宋史》记载,驻于太原的童贯得知金军杀来,大惊失色,不顾部下苦苦相求,于十二月八日,逃离太原前线。气得太原知府张孝纯拍手长叹:“平生童太师作几许威望,及临事乃蓄缩畏慑,奉头鼠窜,何面目复见天子乎?”童贯逃窜时,未作任何应敌布署,只留三千胜捷军于太原。照理说,城破兵寡的太原,在气势如虹的金军面前定是不堪一击。然而,在爱国将领王禀和太守张孝纯的主持下,英勇顽强的太原军民打退了金军一次次疯狂的进攻。孤城太原始终屹立于金军面前。曾让辽人闻风丧胆的完颜宗翰,使尽了浑身解数,仍就无可奈何。金西路军也遭到了惨重死伤。金初,女真男丁数目稀少,即便全民皆兵,算上契丹、奚、渤海、汉人等各族签兵,金军总兵力也不足二十万。此次伐宋,金军用兵十二万,东西两路各六万。据《靖康朝野佥言》记载,“(完颜宗翰)攻太原之寿阳……凡三攻,残敌之众万人,而竟不拔”。附于太原的寿阳小城便令金西路军折损了六分之一的兵力。整个太原攻坚战期间,金军伤亡之惨重,可见一斑。迫于无奈,完颜宗翰转而严密封锁太原,改以长期围困和饥饿来慢慢消耗太原军民。

  当西路军受阻于太原城下时,金东路军一路攻城略地,直扑开封。据《三朝北盟会编》记载,正月,金东路军进抵黄河天险,然而,南岸两万七千宋军不战自溃。金军四处寻船十余只,每渡仅步兵数十人,后得大船才得渡骑兵,从容数日,方才渡完。渡河后,金军将领慨叹道:“南朝可谓无人矣,若有一二千人(守此),吾辈岂能渡哉!”金军的节节胜利,吓得宋徽宗急忙禅位于太子赵桓,东逃亳州。赵桓即位,是为宋钦宗,改明年(公元1126年)为靖康元年。为安抚民众,宋钦宗陆续将蔡京、童贯等“六贼”贬官流放或处斩。见北宋新君继位,完颜宗望大为担忧,生恐宋钦宗会重振士气,倾国力与金军拼死一决。毕竟,北宋国力远强于金朝,而金东路军又孤军深入,一旦退路被截,粮草断绝,全军将士断无生矣!据《三朝北盟会编》记载,金军惊疑不决,“犹豫未敢行,恐南朝有备,意欲还师”。当金军士气萎靡之际,尽知北宋虚实的郭药师劝谏完颜宗望,“南朝未必有备”,且“少帝(钦宗)复无英断,惟人言所惑,未必有人,不如姑行”。郭药师的一席话打消了萦绕在完颜宗望心头的重重顾虑。在短暂停顿后,金东路军再次全速南下。至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正月,金东路军接连克相州、浚州,渡河取滑州,兵临东京开封。由于孤军深入的金东路军兵力不足,而北宋名臣李纲又率领广大军民予以金军卓有成效的顽强抵抗,完颜宗望屡攻开封而不能克。同时,各地勤王宋军也陆续赶到,完颜宗望见取胜无望,便见好就收,与宋议和。

  其实,对北宋而言,无论战与和都是可选的。金军精悍,无可匹敌,但兵力不足。而北宋方面,算上战力最强的西军,以及其他各路勤王兵马,开封城下的宋军多达二三十万。若能指挥得当,占据兵力优势的宋军是有希望打赢得。议和亦可,只要能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待兵精将勇之时,再挥师雪耻又有何不可。唐太宗不就是先忍了渭水之耻,而后才灭得东突厥吗。只可惜,北宋内部的派系过于尖锐对立,不光主战派和投降派之间互掐,主战派内部的意见也不统一。而宋钦宗又缺乏合格君主所必须的坚韧果决,以及掌控各派的执政能力。于是乎,在各派间的游说下,优柔寡断的宋钦宗,始终举棋不定,是战是和,一波三折。

  宋钦宗先是依从了主战派,但却没有采用主战派领袖李纲的稳妥战策,而是听信了急功近利的都统制姚平仲所言,连夜偷袭金军大营。姚平仲的方案太过冒险,连李纲都对此保持怀疑,但皇帝坚持,李钢也无可奈何。果不其然,宋军大败,姚平仲下落不明。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投降派李邦彦、李棁故意透露风声于金军,所以,金军才早有防备。没料想,经此一挫,宋钦宗又全面倒向投降派。为取悦金朝,宋钦宗又罢免了李纲、种师道等主战派。投降派李邦彦令不许得罪金兵,一霹雳炮手发炮后竟被枭首处死。完颜宗望欺宋钦宗怯懦,再攻开封城,但被勤王的西军击败,金军遂停止进攻。双方达成和议:金与宋为伯侄之国;宋割中山、太原、河间三府与金;除原应纳岁币外,增纳钱一百万贯、犒军银一千万两,此外,北宋以肃王赵枢留质于金。二月初十,金东路军撤退。完颜宗望渡河退返时,李纲、种师道等主战派力请派精兵趁金军半渡击之,但投降派压倒了主战派,派人在黄河边上树立大旗,严令军队不得绕过大旗赶金军,否则一概处死。而后,种师道又提出亡羊补牢的办法,建议集合大军驻屯黄河两岸,防止金军再次渡河,预为下次“防秋”。还是投降派的坚决抵制,终又未成,老将军种师道气愤致疾,不久病死。李纲则被外调,掣肘之下,再无作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