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从1933年开始……》
第51节

作者: HotBlood
收藏本书TXT下载
  喝酒的酒客们顿时鸦雀无声,连掌柜的也是一副惊恐的模样,这一番话,直接表明了这三个人的身份不简单,联想到其背后可怕的背景,不由得冷汗直流,掌柜的连忙撇清关系。“几位爷,刚才的话,都是他自己说的,我阻拦过他,是不听,我这也没办法,可是与我一点关系都没有啊!”
  敢在公众场合拿人的只有两种人,第一种则是穿警服的巡警,巡警们可不是好招惹的角色,拿着一根警棍,找一个摊位,棍头往摊一戳,要么乖乖的拿出来好处费,要么跟着他走一趟,交钱放人,怎么都好说,要是跟着他走的话,等待的极有可能是不必要的牢狱之灾。
  若是碰了巡警,这倒还好说,无非是讹诈几个钱来花花罢了,但是怕的是后一种不穿警服的人,这种人,莫说是普通老百姓,是军警见了他们,也得点头哈腰,至高官,下至百姓,都怕碰这种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军统特务!

  自从出现了这个组织之后,仿佛一夜之间,处处都有特务的眼线,他们针对的不仅仅是政府内部高官,连乡野民间,甚至是海外异国,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无处不在,凡是被他们视为情报,所盯的怀疑对象,一般不会落得一个好下场。
  军统特务的可怕堪明代的锦衣卫和东厂,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他们的行为准则是宁可错杀一万,也绝不放过一个!
  本着这个原则,抓错人,杀错人,乃是家常便饭之事,故而,落在他们的手,算是抓错了人,想要一句道歉和赔偿,那是不可能的。
  酒客们均是背后冒凉气,桌子下的腿脚都在打颤,万万想不到,随便的出来喝顿酒都能碰军统特务,幸好刚才没有胡言乱语,不像这位仁兄那样,指点国事,如若不然,怕是跟这个仁兄一样,要被带走去喝茶了……
  所有人都明白了发生了什么事情,唯独这个喝醉了酒的人仍然是恍若未闻,一把甩开按在他肩膀的手,气呼呼的说道:“给我松开!你管我,我不去!我在这里,与诸位同道人,一起喝酒聊天,我喜欢这里!”

  “告辞!告辞!掌柜的,钱给你放在这里,不用找了,回见!”
  “我也告辞!”
  与他一桌喝酒的朋友们吓坏了,唯恐惹火烧身,赶紧从兜里掏出来一块大洋拍在桌子,慌不择路的离开了酒楼。
  “好了,你的朋友们都走了,你也该跟我们走了,我给你准备了好酒,咱们去好好聊聊?”
  “嗝,好啊,既然你如此诚恳相邀,那我却之不恭了,前头带路!”
  “呵呵,先生,这边请。”
  在特务的哄骗下,这个吃醉了酒水的人,跟着他们三个人走出了酒楼,这一去之后,掌柜的在北平再也没有见过这个读书人。
  掌柜到柜台里,拿出纸笔,刷刷的写了四个大字,将其贴在了最显眼的位置:勿谈国事!
  南京军政部方面得知冯玉祥成立抗日同盟军,挑起事端并且谴责政府的行为,大为惊讶,随之而来的则是怒火!
  好不容易平息了日战争,将长城事变的危害降到了最低的程度,政府也知道社会各界对此战果相当不满,事情做的不地道,可这也是无奈之举,若是日全面交战,无论从国力还是军力而言,国必败无疑。
  执政者负担不起亡国的责任,宁可承受骂名,也要与日停战,承受着谴责和谩骂,但是出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对这种言论不予理睬,私下里警告各大报社,减少有关此内容的事件报道,本打算过段时间的安稳日子。
  可不料,这才几天?冯玉祥这个前西北军阀的首领搞出了这么大的麻烦!

  一旦战争爆发,那么先前塘沽停战协议所承受的屈辱换来的和平和努力都将白费!
  军政部恼火不已,但却对冯玉祥无可奈何,冯玉祥非国民政府嫡系军官出身,他同少帅一样,乃是地方割据军阀大佬,后来归顺国民政府,脑海意识形态依然是以“我”为主,指挥不动他。
  这还不算什么,最恼怒的则是,参与长城抗战的主力部队二十九军居然公开的响应他的号召,加入了什么所谓的抗日同盟军,不仅如此,他的西北军旧部,以及东三省的抗日武装均是加入到了他的抗日同盟军之,一时间,居然凑足了十万人!
  未经军政部批准,擅自成立武装同盟,这是非法的、无效的,虽说冯玉祥师出无名,但却打着爱国牌,激起了老百姓们心的爱国情怀,民族大义,在道德和法理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同盟军声势浩大,得到了爱国老百姓的支持,舆论呈现一边倒的趋势,军政部虽然不满,但也不敢贸然的取缔同盟军。
  公开谴责冯玉祥的同盟军,宣布政府与其无关联,尽一切可能的撇开与同盟军的瓜葛,好让日军知道,抗日武装的出现,不是政府授意,而是冯玉祥等将领们的私人行为,所引起的一切后果,军政部概不负责。

  第五十九章血染(二)
  如此撇开干系的言论,旨在告诉日军,察哈尔地区的一切军事行动,均与国民政府无关,如果想要寻仇的话,请找冯玉祥和同盟军,切勿借此缘由扩大日冲突……
  摊这么个政府,说出这么令人心寒的言论,无疑,国民政府丢尽了民心,可是执政当局心里的苦楚又能跟谁来诉说呢?
  国弱民穷,列强觊觎,鹰视狼顾之下难能自保,岂能轻易招致战乱之祸,贫弱的国力,有限的资源,落后的工业,种种原因限制国无力展开一场大规模的战役,国家复兴任重而道远,微弱的火苗在风雨忽明忽暗,经受不起风浪的摧残,这份苦,又能与谁言?
  与此同时,冯玉祥擅自组织同盟军之事,再度激起了由来已久的地方军阀与央集权的矛盾,国民政府不能容忍这种自立山头的行为,若是冯玉祥这种行为不加以惩处的话,万一其他派系军阀纷纷效仿,那该怎么收场?
  好不容易方才出现的统一局面,时刻面临着再度分裂的风险,若是此乱不除,定是后患无穷!
  国民政府也想借日军之手除掉冯玉祥派系,从而进一步的震慑西北系官兵,好让他们知道,在这个国家,说了算的只能有一个!

  果真如同许晨风所预料那般,国民政府否认了抗日同盟军的合法性,不仅如此,为借刀杀人,封锁了枪支武器以及药品进入到察哈尔地区,以此来封锁抗日同盟军。而且遣派晋绥军与央军驻扎在晋北和冀,旨在图谋对抗日同盟军进行军事围剿……
  一支孤独的抗日军团,却落了一个内忧外患的危险处境,此番形式之危急,远甚于当初长城抗战,正面迎击鬼子且不说,还要时刻防备着央军和晋绥军在背后偷袭。
  即便如此困境,都始终未曾动摇抗日同盟军官兵们抗战决心,打,一定要打!将鬼子打出察哈尔,收复我华夏河山!
  蟋蟀的鸣叫声给这个寂静的夜晚平添一丝生命的活力,点点星辰散落在寂寥苍凉的星空之。
  习习凉风拂过,令操练了一整天的士兵们感受到舒服的滋味,士兵们三五成群凑在一起,点燃篝火,明亮的火光照亮了每一个人的脸。
  “营长,咱们真的要战场了吗?”
  新兵问向许晨风,相处的久了,才发现,这个营长并没有什么大架子,很容易能与士兵们打成一团,闲暇之余,仿佛是一个普通人,独特的人格魅力吸引着他们每一个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