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一个抗战老兵的一生经历(根据真实人物改编)》
第54节

作者: 华無忧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05-24 01:03:23
  第四十五章  团座亲授
  饭时显然是个闲谈的好机会,尤其是在一场大规模战役中的喘息时间。自从十多日前来到炮兵连,他们五个人在短短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已经快速成长为一名老兵。这不是他们的本意,但是生活本也不会按照人们的本意来。
  这十多日中,他们已经尝尽了战场的酸甜苦辣:彻夜难眠的心酸;牛肉罐头的香甜;生离死别的凄苦;日军手段的毒辣。杀戮,仇恨,短兵相接,枪林弹雨,血流如注,痛苦哀嚎,如果能够让符庆隆来选择的话,他真的愿意世间从此没有战争。
  好在人多总会有话题,几个人天南海北的谈论着,内容包罗万象。相似的出身,相同的经历,相近的学识,让几人谈论起来欢畅无比。诸如杨大胆之流无论如何也与这个小团体格格不入。
  聪明有聪明的好,平庸有平庸的益。杨大胆虽然听不太懂他们几个人谈论的话题,但是几年的戎马生涯也总算让杨大胆有了不菲的收获,这种收获与金钱无关,却能在精神层面拯救符庆隆他们。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杨大胆来说,远虑根本是奢望,他只敢思考近忧,也只能思考近忧。炮兵的身份几乎可以让他远离短兵相接,但是这也为他带来了远比步兵多得多的日军照顾,如果不是赖国建的远见卓识,固守一处的炮兵连只怕早就被日军消灭几十次了。
  即便如此,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不会战死,于是杨大胆这类炮灰级别的小兵就只求存活与吃饱了。而他这样的想法显然不是符庆隆他们这样有思想的人能够在短时间内领悟的了的,于是符庆隆几人只好寻找一些机会彼此交谈。
  这场战役日军败局已定,目前双方所要追求的只是全身而退和全歼敌军。日军在做困兽之斗,而我军也在全力拼杀,战场上谁都不想死,于是只好见个真章了。
  我军包围日军已经快一天了,双方在进行大决战之前都要好好准备一番。我军忙着调兵遣将,而日军也在想着寻机救援,不过在大决战来临之前,这些终究只是小打小闹。
  9日下午时分,229团上校团长赖国建来到了炮兵连的阵地上,一块随行的人还有他的特务连上尉连长刘峰。赖国建腰间挎着驳壳枪,刘峰则是背着一杆中正步枪,两人都戴着一顶德式M35头盔。

  因为雷胜军出众的能力,所以赖国建从不担心炮兵连的事务,他大多数时候都是带领着步兵与日军对抗,至于炮兵的支援,雷胜军很清楚该怎么做。不过作为一团之长,对于炮兵连这个重中之重的连队,赖国建还是保持着应有的重视,即便是形式上的,于是他在空闲的下午便来到了炮兵连的阵地上。
  战争中的休息时间无疑是令人向往的,整个炮兵连的人都在无所事事的瘫坐着,鉴于时值冬季的原因,他们也都没忘了从各处搜来芦苇稻草等物充作坐垫,以免冻着自己。
  当赖国建来到炮兵连阵地时,雷胜军顿时跳了起来,然后开始大喊:“起立!”随后便是一阵催促,他不想让赖国建看到自己的手下是一群乌合之众。
  然而事情总会事与愿违,虽然雷胜军和中尉副连长顾铭学连连催促,但是除了为数不多的老兵知道在起立的第一时间敬礼之外,其他所有的新兵蛋子全部茫然的站着。值得一提的是,符庆隆他们四个的反应还算迅速,在站立不久便抬起了右手向赖国建敬礼。
  面对着稀稀落落的敬礼以及满脸羞愧的雷胜军和顾铭学,赖国建并未表现出任何不满,多年的戎马生涯已经让他对军队的兵源有了清晰的了解,你实在无法强求农民出身的壮丁和苦力能够马上学会并拥有军人的素质,一切都需要从头开始。
  赖国建回了个礼,然后摆了摆手,示意雷胜军不要兴师动众,于是炮兵连的所有士兵便战战兢兢的坐下了,拘谨而茫然。
  赖国建三步并两步来到雷胜军和顾铭学的身边,两个心腹顿时敬若神明,不过赖国建似乎习惯了,对此他并未有任何不适。赖国建回头环顾炮兵连阵地,不无落寞的问道:“炮兵连伤亡情况如何?”
  雷胜军也有些黯然,随后答道:“阵亡38人,受伤25人,不过伤亡的新兵居多,老兵伤亡不到三分之一。”赖国建听后长叹一声,双方随即沉默。
  片刻后,赖国建突然问道:“那五个上过学的怎么样了?”雷胜军一时没缓过神来,直到赖国建期待着看向他才终于醒悟,“阵亡了一个。”赖国建又长叹一声,在雷胜军听来那是多么的遗憾。
  赖国建再次回过头去,“都是宝贝呀!剩下这四个你可得给我保护好了。”雷胜军的反应依旧有些迟缓,赖国建不得不再次看向他,“听到没有?”雷胜军,马上答道:“是!”
  赖国建似乎对他们上了心,于是他又问道:“教他们开炮了吗?”这次雷胜军没有迟疑,他显然是知道赖国建所问的主角是谁,“还没呢,没来得及。”赖国建环顾四周,“给我准备一门炮,还有,把他们叫来。”

  赖国建说完便走向自己选好的地方,那里非常适合进行射击。一分钟后符庆隆四人跟随着雷胜军走了过来,韩志强刚刚停下脚步,便“啪”的一声敬了个礼,并喊道:“团座!”其他三人见后也马上跟着敬礼。
  赖国建转身看向他们四人,一身泥泞,憧憬而坚定,他不觉欣慰的点了点头。而符庆隆也同样在打量着赖国建,满身硝烟,但是掩盖不住他那从骨子里散出来的男子气概,坚毅而勇猛,威武而不骄,坚韧不拔,视死如归,可以说赖国建满足了符庆隆对英雄的所有设想。
  相比于帅略,团中流传更广的则是赖国建的英雄事迹,这不奇怪,因为他是团长。符庆隆曾经对赖国建众多的英雄事迹有过怀疑,不过最后他终于有所顿悟,与民间不同的是,出自老兵口中的英雄事迹多半是真的。
  赖国建并非很能察人,他所擅长的是领军作战,不过打仗的年头多了总会认识许多人,在战场这样一个随时会牺牲的环境,士兵们表现出来的情感大都是真实的,赖国建并非很能察人,但是他清楚这一点。
  上次见到他们几个还是十几天之前,那时候是不太能看得出什么的。经过十几天血肉横飞的战争,他相信此时站在他面前的这四个新兵,应该已经快速成长了。

  赖国建表情严肃,不过这不只是因为要在士兵面前保持神秘感,作为一个指挥官,他不能整日将嬉笑怒骂摆在脸上,他要时刻冷静,一将无能累死三军的例子数不胜数。
  在双方相互打量时,雷胜军已经让人搬来了一门迫击炮。赖国建看着那门炮问道:“会打吗?”
  这句话显然是在问他们四个人,不过他们并不知道该不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他们没有回答,所以赖国建转过头来看向他们,这个举动的意思很明显。“报告团座,不会打,训练营没教,战场上也没时间教。”韩志强回答的很干脆,并且尽量为雷胜军开通罪责,如果有罪责的话。
  赖国建并没有打算怪谁,“那我现在教你们!”然后他蹲下身去开始拆卸迫击炮。
  对此四个人有着不同的关注点,符庆隆惊讶于赖国建的蹲姿,即便是下蹲,他也保持着身体的笔直,这不得不让人心生敬仰;王建筑注视着赖国建的动作,为了给父亲报仇,他留意着战场上有用的一切,能够让他杀死更多敌人的有用的一切;韩志强发现了赖国建的手套,上面沾满了硝烟和血迹,他又想到了赖国建一个可以流传的事迹—大战来临之际,团座亲自教授士兵学习用炮;董国义在走思,他非常希望这场战争早日结束,因为他不想死。

  半分钟后,赖国建将那门炮拆解完毕,随后他讲解道:“小日本贼得很,一般咱们打不了一个基数他们就能计算出咱们的位置,这也是我才让你们随时转移的主要原因。为了尽快转移,拆炮组炮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为在这种千钧一发的时刻,时间就是生命。”
  赖国建一一指着,“炮身、炮架、瞄准具、底板,一分钟拆解,一分钟组装,这是最低的限度,你们以后要常加练习,想活命就没有捷径可走。”随即赖国建又将迫击炮组装完毕,像他要求的那样,不到一分钟。
  赖国建组装完毕之后又讲解道:“82毫米迫击炮,高低射界45度到85度,横向射界9度到26.4度。射击之前底板要放平踩实,否则影响射击精度。瞄准的难度主要在距离,这个不用太担心,在熟练掌握之前可以背射表,不同的距离有对应的密位。试射一发之后要进行弹道修正,直到瞄准精确之后才能连续射击。”
  赖国建正在讲解,这时却跑来了一个士兵,喊道:“报告团座,上峰来电。”赖国建听后顿时站了起来,看完电报之后马上喊道:“雷胜军,收拾装备,准备转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