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军事战争史》
第59节

作者: 麟剑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22-07-08 09:49:40
  春秋争霸的开始
  东周伊始,各诸侯国纷纷"奸先王之礼,"无不倾其全力整军经武,扩军备战,不仅相互操戈,与王室也兵戎相见。在此形势下,传统军制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周天子对军队的领导权不复存在,霸权代替了王权;其次,原用于对外的军队,成为诸侯内战的工具;最后,宗周沦丧,王室无力维持"六军"之制,而各诸侯国为取威定霸,遍建三军,有的甚至四军、五军、六军,完全突破了"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的旧制。春秋争霸就是在这种军权下移的形势下出现的。

  1.郑庄公首起争霸
  郑之始祖桓公,系周宣王(公元前827—前782)之庶弟,初受封于郑(今陕西郑县)。其子武公时,灭郐(郑州南)、虢(荥阳北)二国,得十邑之地,国势始盛。庄公(公元前757—前701)继位后,"以王命讨不庭(不向周王纳贡者)",联齐、鲁攻宋、卫,制服陈、蔡,北败狄人,踌躇满志,对王室日愈不恭。周平王恶其跋扈,欲分其权与虢公,庄公闻知不满,但终以"交质(相互以儿子作抵押)"缓解。

  周桓王(公元前719—前697)继位后,起用虢公剥夺郑"伯"的封号,庄公大怒,派兵抢割周王的庄稼。"交质"遂发展为交恶。周桓王十三年(公元前707),桓王亲率王卒与陈、蔡、卫等诸侯之师伐郑,布置如下:王卒居中,蔡、卫军居右,陈国之师居左。庄公闻王师来伐,率军御于繻葛(河南新郑县附近),双方列阵决战。郑大夫子元建议分兵击敌,先攻战斗力弱的陈、蔡、卫等国军队,必一触即溃,再合兵进攻王卒,可以取胜。庄公采纳,令左拒(即左翼)进攻蔡卫之兵,令右拒挡陈国军队,他则亲率中军,布成鱼丽之阵,以25辆战车居前冲锋,每车配备步卒25人,以弥补车间空隙、填充车上伤亡,进攻周王之中军。

  战争伊始,周王左、右两军不能抵挡郑军的猛烈攻击,首先溃逃。庄公再集中兵力围攻王卒,使之三面受敌,弃甲曳兵而逃。桓王肩上中箭,但勉力督率败兵,且战且退,使王卒败而不乱。是役,庄公运用避实击虚、两翼包围及鱼丽阵等战略战术取胜。
  繻葛之战是春秋诸侯抗王命的第一战,周王尊严扫地。此后,华夏诸侯几乎悉聚庄公的旗帜下,庄公遂成为春秋初年的首霸者,拉开了春秋争霸的序幕。庄公死后,二子争位20余载,内耗国力,外起强齐,霸业遂衰。
  2.齐桓公"九合诸侯"
  郑霸衰后,戎狄南侵,荆楚北渐,中原势危。周證hong王十二年(公元前685),齐桓公(公元前685—前643)继位,用管仲( —前645)为相,施富国强兵之策,如今民"事农",发展农业;鼓励渔盐业生产,发展工商业;将全国划为二十一乡,使四民(土农工商)分居,各司其职,同时,"寄军令于内政",兵农合一等。使齐国"通货积财,富国强兵"(《史记.管晏列传》),国势日盛。
  在此基础上,管仲提出争霸方略:"奉天子以令诸侯,内尊王室,外攘四夷;列国之中,衰弱者扶之,强横者抑之;昏乱不共命者,率诸侯讨之"。其中,抗狄戎、制荆楚是关键,二者不可同时并举。管仲正确分析形势:戎狄已入中原,事急却祸小;荆楚久怀问鼎之心,事缓却祸大。因此,宜交好诸侯,先挫戎狄,缓制荆楚。

  齐桓公依计而行,先后与宋盟于北杏(山东阿县北),与宋、卫、郑、单盟于鄄(山东濮县东),两次与郑、鲁盟于幽(河南考城县),争取诸侯支持。随后联合燕国打败山狄,联合宋、曹打败狄人,中原局势渐稳。戎狄既退,便施制楚之策。
  周惠王二十一年(公元前656),齐桓公率齐、鲁、宋、陈、卫、郑、许、曹八国之师,举兵伐楚。楚成王见大军压境,只得派大夫屈完讲和,双方会盟于召陵(河南偃城东),楚答应向周王纳贡。此举有效地制止了强楚北进的势头。此后,齐又几次会盟诸侯,其中,周襄王元年(公元前651)的葵丘(河南兰考)之盟,周王也派人参加,桓公霸业达到顶峰。
  此为齐桓公成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之概叙。
  桓公成霸,主要运用"尊王攘夷"与军事威慑两大战略,不直接与敌拼杀,却达到使敌降服的目的,这是其战略运用之优点。其缺点主要表现在制楚问题上。楚久怀并吞中原之心,齐以八国之师进攻,应当灭楚或至少重创之;楚势虽强,但联军更盛,桓公曾吓屈完说:"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左传.僖公四年》)。但桓公终与之盟,无功而返,楚未受创,日后与中原争雄,遂成常害,可谓"一日纵敌,数世之患"。

  周襄王九年(公元前643),管仲、桓公相继去世,五子不肖,演成自相攻杀之局,霸业遂歇。
  3.宋楚泓之战
  召陵之盟后,楚北进受阻,转而向东发展,势力扩及豫南、皖北。待齐霸业衰落,中原混战无主,北狄入侵,郑国归附,楚见有机可乘,遂再兴北伐之师,以图称雄中原,此与宋襄公意图相悖。
  襄公(公元前650—前637)素有贤名,曾求其父立庶兄为君,获"让国"美名,齐桓公极为器重,将世子继位之事托之。桓公死,五子争位,襄公仗义兴兵率诸侯平齐内乱,立孝公而归。宋为公国,位居诸侯之上,经此举,襄公便自以为仁义昭著,应为霸主,周襄王十一年(公元前641),与曹、邾作睢上(河南商丘睢水)之盟;是年秋,又兴兵伐曹。但宋为小国,诸侯多唯齐、楚之马首是瞻,襄公于是欲借齐、楚之力称霸,周襄王十三年(公元前639),与假允结盟的楚国盟于盂(河南睢县)时遭擒受辱。释归后,他痛恨楚成王的欺骗行为,深怨诸侯不亲宋,怒而伐郑。郑求救于楚,楚即兴兵伐宋,因而发生了泓之战。

  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两军对峙于泓水(河南柘县北)。宋军于北岸列阵以待,宋司马认为楚众宋寡,建议乘楚半渡而击之,襄公自谓仁义之师,"不以阻隘",不纳;待楚军既渡列阵,太宰建议乘其列阵未毕而击之,襄公谓"不鼓不成列",不纳。及楚军成阵,方鼓令全军进攻,襄公本人也身先士卒,向敌中央突进。楚军以两翼左右包抄,使宋军陷于四面受敌之境,襄公死战得脱,士卒死伤甚众。次日,楚军渡澭水追击时,值河水暴涨,溺死千余人,楚遭此意外之挫,乃自行撤退,泓之战遂告终。

  此战表明,仅以"仁义"争霸,死守旧兵法,断难成霸,绝难取胜。是役,襄公"不阻敌人于隘"、"不鼓不成列",可谓仁至义尽,结果败绩,自己也伤股,身败名裂。
  日期:2022-07-09 07:16:34
  晋楚长期争雄
  历代楚君,皆怀谋图中原之意。周惠王六年(公元前671),一代明君楚成王(公元前671—前626)继位,选贤用能,整军经武,励精图治,国富兵强,除其正规军外,另创东广、西广、东宫等禁卫军,遂成南方强国。其图中原之方略,以政治、外交争取小国,以武力攻击强国,然后相机图大国。泓之战后,中原小国竞相归附,遂控中原之局,不服者仅齐、秦、晋而已。楚王此时,大施其谋:厚礼重耳(即晋文公)之过境以示交好,派重兵戍守商密以阻秦之东出,派兵驻守穀邑以伺机攻齐。不料晋国崛起,使其谋受阻。

  1.城濮之战
  公元前七世纪中叶,晋君奋力图强,先后灭耿、霍、虢等十余国,已成北方大国。周襄王十六年(公元前636),流亡在外19年的公子重耳继位,为晋文公(公元前636—前628),重用狐偃(—前622)、赵衰( —前622)、先轸( —前627)等干才,施"明贤良"、"赏功劳"、"举善援能","通商宽农"等政策,励精图治,使"政平民阜,财用不匮"(《国语.晋语四》),遂奠定争霸之基础。其争霸方略为"尊王"、联秦,这既可加深中原与荆楚的隔阂,又可拉拢强秦,使其为荆楚后顾之忧。

  文公继位当年,周襄王(公元前651—前619)被其弟叔带逐出周都,逃至郑国。次年,狐偃向晋文公建议"勤王",因"诸侯信之,且大义也"(《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文公于是率诸侯兵护周王回都,周王赐以"南阳之田"。此举使文公既获尊王美名,立信诸侯,又得进出中原之捷径,名利双收。此后率诸侯抗荆楚,演成城濮大战。
  晋势既强,宋乃背楚归晋;周襄王十八年(公元前634),齐鲁交恶,鲁求援于楚,楚借此伐齐、宋。是年冬又率陈、蔡、郑、许联军攻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