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雇佣兵的那几年,从佤邦到非洲》
第7节

作者: 2007战鹰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对瑞克喊道,掩护我,我过去救他。只是,远水解不了近火,陈哥离我至少有十米远。就是这短短的十米,让我们生离死别了。
  在逃亡过程间中枪,无疑是意味的死亡。陈哥在瞬间,做出了抉择,他推开正欲扶他得光头,把枪口对准自己的额头,砰的一声,一道不深不浅的血洞,刺眼的出现在他额头正中央位置,随后一股殷红的血液,一下子喷涌了出来。
  这一刻,仿佛就是永恒,我终于体会到心碎的感觉,那种感觉,就像是用一把锋利的匕首,一刀一刀的刮着我那颗跃动的心。
  我歇斯里地的怒喊着,疯狂的扣动扳机,砰砰砰的往陈哥的后方,连射了四、五枪,直到枪支发出叩叩叩声,我才知道弹夹内的子丨弹丨,早已经打完了。
  在我不远处的大林,连忙跑过来,生拉硬拽的把我拉到队伍前面,光头跟阮大泰这时也跟我们**了。

  我们的子丨弹丨,基本上已经全部打完了,扔掉枪支负重后,亡命的朝河边跑去。
  快艇的呜鸣声,悠悠的响了起来,我们脱险了,而陈哥却永远的留在这片满是血腥味道得树林中。
  在快艇上,多年来一直不曾流泪的我,眼眶早已经湿润,代表着悲欢离合的泪珠,不争气的滴落下来。我曾天真的以为,我长大成人了,再也不会哭了,只不过这些念头,在现实明前,显得那般苍白无力。眼泪的味道,原来是这般的苦涩,苦涩到钻入我的心扉。
  人,总要学会适应离别,这是陈哥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仿佛是位神秘的高僧,经常讲一些让人摸不着的话。
  只是,他没有意料到,这一次,要适应离别的不是他,而是我们。
  我知道,他是怕连累光头,才自尽得,更清楚的知道,我们这三人,在他心目中的位置。

  男人跟男人之间的友情,用太多语言都难以诠释,陈哥,一路安好。
  日期:2012-11-12 03:11
  在这次突围行动中,很多熟悉的面孔,永远的消失了。短短数月时间,一支二十多人的雇佣兵队伍,只剩下寥寥数人。生死轮回,这就是雇佣兵的宿命,谁也不知道那天会离去,我们能做的就是过好每一天。
  不知为何,我突然间想起了远在中国的父母。出去缅甸前,我骗父母去云南做生意,每个月我基本都有汇一万元左右回家。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唯一的儿子,早已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我跟陈哥四人,有个约定,就是不管谁在外面死亡。如果允许的话,请带他得骨灰回家,中国人都有落叶归根的情结。
  我们后来潜入村落,想找回陈哥的尸体,只不过遗憾的是,当我们到达的时候,那个地方只残留着一滩鲜红的血液,陈哥的尸体早已不知所踪。当雇佣兵,都有写遗书的习惯,因为谁也不知道哪天会死。我们来到村落那处住所,一番翻箱倒柜,我们终于在他得相册中,找到一封用黄色信封盛装的遗书。遗书的封口,没有上漆,但我们谁也没有打开去看。因为有资格看这封遗书的人,只有他得家人。

  一个礼拜后,我们三人做了个决定,就是回趟阔别已久的家乡,一段日子后再出来。
  我们走之前,瑞克还给我们一人一千美刀,说是按照中国的传统,让我们代他向我们三人各自的父母问好。
  一段旅途后,我们终于回国了,当再次站立在这片国土上的时候,我们的心情五味交加,酸甜苦辣,又有谁能理解?
  一时之间,身边多出这么多黄皮肤黑头发,并且流利的中文,我们有点不知所措。那种亲切感,是那般的温暖。
  踏上去湖南的列车,我们三人没有第一时间回家,而是把陈哥的遗物,送回他得老家。
  陈哥的家,是在湖南的一个不起眼小镇,他父母在当地是做食材生意得,赚钱不多,但也足以能够过上幸福生活。

  陈哥不像我们,他出去前,早已经跟他父母讲过是出去当雇佣兵。他得父亲,是位退伍军人,谈不上支持他这种行为,但也不阻止。
  当遗物送到他们两个老人手中的时候,他得母亲哭得天昏地暗,而他得父亲则在一旁默默的流泪。他母亲一直捶打他父亲的胸口,说道:当初为什么不阻止他,为什么要让他走这条路。
  伤感的情绪,似乎会传染,一瞬间记忆如同潮水涌来,想起跟陈哥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我不禁也掉下了眼泪。
  而一直以硬汉形象示人的大林,眼圈也明显红了,嘴角微微蠕动,我知道他在哭,虽然眼泪没有掉下,但他得内心,早已经是一片水雾。
  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善于隐藏自己情绪的光头,这次哭得比我还要动容。他常常跟我们讲到,他说自己是个没感情的人,从小父母就走了,童年被亲人虐待,这世上的人,在他得眼中只不过是一具皮囊。跟他一起生活了这么久,我们都理解他得为人,他对我们还是有感情得,不然在瓦马的那次,他断然是不会冒着枪林弹雨,跑过去扶陈哥得。

  哭声,一直持续了很久,到底何时止住,我们谁也不清楚。当哭声止住的时候,我们三人心照不宣的跪下来,朝陈哥的父母磕了三个响头,道:对不起,叔叔阿姨,我没有照顾好他。
  除了几次被人用枪支指着头部,跪地抱头外,这是我第一次主动下跪。男人的膝盖,千金都不能折断,这是我的一直以来的观念。不过,这次下跪是怀着许多复杂之情,这些观念早已经抛之脑后。
  陈哥的家人,看过他写下的遗书后,找到坐在大厅的我们,说道:这封遗书你们拿去看吧,他也给你们留下了几句话。
  日期:2012-11-12 03:55
  那封遗书的内容,大致如下:
  爸妈,当你们看到这封信得时候,我已经不在人世了。路是我自己选得,结果无论酸甜苦涩,由我一个人去承担。
  你们不要自责,也不要难过,否则我黄泉路上,也走得不安心。请原谅我的不孝,不能为你们养老送终,这辈子我亏欠你们太多了。如果有来生,我希望能够报答你们的养育恩情。

  我这些年赚来的钱,都存在我的那张银行卡里。银行卡夹在我的床柜下面,钱虽然不多,但希望能够弥补我的不孝,密码是我的生日。
  我走后,你们要好好照顾自己,妹妹上大学了,多给她点钱用,女孩子没钱容易学坏。代我告诉她一声,哥哥永远都是爱她得。
  …………
  遗书很长,整整有三页,他给我们留言是在最后一页。
  认识你们,我很高兴,如果可以的话,答应我不要再过这种生活了,回家过安分守己的日子吧。每年我的忌日,如果时间容许的话,请记得你们生命中,有我这样一个人匆匆走过。
  虽然只有短短的数句话,但他却把对我们几人之间的感情,表达的淋漓尽致。有时候,话说多了,并不代表真感情。沉默,在某些时候,也是一种爱。

  离开陈哥家,我们去了阿泰的家中,近一年多不见,坐在轮椅上他,消瘦的差点都认不出来了。岁月多跎,还记得第一次见到他得时候,他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如今,却完成变了个人。从他涣散的眼神中,看不见任何情感波动,有的只是颓废。我们那天,推着他出去,在他居住的城市中,四处闲逛,谈了很多事,说了很多话。他告诉我们,从缅甸回来后,这是他第一次走出家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