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抗战前夕谍战风波:潜伏·1936》
第24节作者:
马营 葛寿芝又吸了口烟:“只是可惜了你弟弟的人才,实际他完全可以给自己一个机会。特工总部的培训系统,从上到下都是前###分子。包括这学校,从我这个校长开始,到年轻办事员,也都是如此。现身说法,这是一条好的出路,我如今过着平静富足的生活,享受着天伦之乐。能够桃李遍天下,我已经很满足了。全国各地的党调处中高级干部,大部分都是我调教出来的,这一贡献,党调处谁都比不上我。”
武伯英抿紧嘴唇点了点头。
葛寿芝抽出一支烟卷扔给他:“你和别个学员不同,半路出家,更需努力。齐北昨晚又打了电话,让我照顾你,我想最好的照顾,就是对你要求严格,学到真本事。今天一试,你果然不错,没有辜负老齐对你的期望。你的身上,有老齐年轻时的影子,沉稳与冒险并存,怪不得如此器重,看来他是要传你衣钵。”
武伯英终于找到了说话的机会,讪笑着说:“我还差得很远。”
葛寿芝也笑了:“不,有一点你现在已经超过了他。你会笑,而他太冰冷,拒人千里之外。除了我,连个真正的朋友都没有。既然说到朋友,我不能光纳礼不宴客,哈哈,我会特别照顾你的。你有什么困难和要求,现在就给我说。”
武伯英迟疑了一下:“自从入狱后,就和家里失去了联系。我打听了,基地唯一能打出的电话,就在校长办公室。我想恳请校长允许我打个电话,询问一下家里的近况。”
葛寿芝看了看墙角画架高置的电话:“不允许。”
武伯英面露失望之色,垂下了头。
葛寿芝安慰道:“这是学校的保密禁令,我不能带头违反。好了,你先走吧,我还要和一个学员谈话。一天一个,结业前谈完,呵呵,你算是加塞。”
武伯英走后,葛寿芝又接上一根烟,突然发现皮面椅子上遗落了一个信封。叼着烟站起来,走过去拿起信封,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撑开看了一眼,然后从中抽出一沓纸钞来。用嘴唇把烟卷从右边嘴角移到左边,拿拇指篦了下钞票,走回桌后,拉开抽屉扔了进去。又看着房门独自微笑了片刻,冲屋外喊:“卫兵,叫十四号过来。”
《潜伏·1936》 第七章(5)
食堂里那道一闪而过的寒光,武伯英在三天后终于找到了出处。培训班美其名曰摄影技术培训班,实际此时才开始上摄影课,还和间谍技术密不可分。讲解欧、美、苏各国最新的微型照相机的操作技术,其中一些经间谍部门改造过的微型照相机,隐藏于各种日常器物之内,让人叹为观止。最先进一款是日本新造的文件照相机,自动调焦,自动过卷,不用取景,掌握好高度按快门,就可以把半张桌子照进去,文字还清晰可辨。授课教官比武伯英还年轻,课前自报家门叫苏敬,武伯英明白,这也是个假名字。
苏敬举止怪异,上课时不停打量武伯英,似乎满课堂就武伯英一个学员。武伯英回忆起来那晚食堂的景象,似乎有这样一个人,坐在餐厅一角默默进食。
苏敬的目光探询中带着寒冷,究竟中带着诡异,整个上午让武伯英心神不宁。
军事化管理,下课的哨子响起,学员们按秩序由前至后出了教室,武伯英落在了最后。苏敬埋头整理各色照相机,装入随身携带的大皮箱内,仔细用海绵填满空隙。武伯英在讲台旁停下来,捏起一块海绵递给他。
“谢谢。”苏敬接过海绵抬起头,神情有些错愕。
“不客气。”武伯英反击似的,用寒冷的目光看着他。
苏敬有些紧张,忙低下头继续摆弄相机。武伯英没走,一直站在讲台边看着。直到他收拾完毕,武伯英伸出手去:“我来帮你拎。”
苏敬更加紧张,下意识一缩手,然后马上又把箱子递过来给他,嘴唇都些微颤抖:“谢谢。”
二人默默无语,穿过花园,沿着卵石小径,一直走到苏敬的办公室。苏敬掏钥匙开门,往左右看了看,其他几间房子的教官都用餐去了。苏敬推门进去,武伯英不请自入,略微扫视了一下。办公室是南北走向的窄长房子,隔成两间,前面办公,后面住宿。苏敬接过皮箱,放在门后的置物架上,然后站在架子前,半天没有回头。武伯英轻轻关上房门,站在背后一直等着他。
苏敬转过身来:“秦武的事与我无关。”
武伯英盯着他的眼睛:“我知道与你无关。”
“那天一见面,我就知道你是谁了,你们两个太像了。”
“我不是来找你的麻烦,只是想多知道一些当时的情况。”
苏敬苦笑:“知道又有什么用?你自己现在都是党调处了。”
“这是我的心病,你可能不理解那种滋味,那种装在布袋里挨打的滋味。”
“我不理解?!”苏敬十分敏感,情绪变得非常激动,“这三年来,我每天生不如死!提心吊胆,看人脸色!对不起组织,对不起同志,活在罪恶当中!这才是党调处对我真正的惩罚!”
苏敬一边说着,一边走向里间,坐在床沿上,气急败坏到委顿。
武伯英慢慢走过来,语速比脚步还慢:“那现在,就是你解脱的时候了。当时背后的主使,是不是齐北?”
“不是,不是,怎么会是他?”苏敬下意识回答,“前不久,中央党部有人私下问过我,让我回忆当时的情况,恐怕就是你托付的人吧?”
武伯英默默看着他,等待下文。
“齐北来得迟,走得早,枪毙武仲明的时候,他已经离开上海回了南京,应该不是他。我也不是软骨头,没有交代一丝机密。后来,我和秦武一起被绑到龙华河,用黑布罩套着头,什么都看不见。他一路上高喊口号,共产主义万岁,打倒蒋家王朝。然后被乱枪打死了,没有了声音。但是打我的枪一直不响,我就那样跪在龙华河边,等着死神到来,一跪就是两个多小时。他们故意这样,太折磨人了,于是,我就崩溃了。”
《潜伏·1936》 第七章(6)
往事不堪回首,苏敬说着泪流不止:“秦武是好样的,我是孬种。可现在看来,我这一步还是走错了。党调处答应我的条件,一样都没有兑现。不让我隐姓埋名,故意让我为他们工作,向共产党示威。不许我远走他乡,黄金美钞一样都没有,逼我钻研间谍摄影,才给我一碗饭吃,不至于饿死。就算现在,我还要时时提防,两边都要提防,也随时都有可能被党调处枪毙,也随时都有可能被共产党惩治。如今孤身一人,连家也不敢成,他们要榨干我身上的最后一滴血,才肯罢休。”
武伯英默默看着他,没有一丝怜悯。
葛寿芝主动给齐北打了个电话,二人寒暄了半天,既惜惺惺又假惺惺。葛寿芝切入正题,简要说了武伯英最近一周的表现:“他很出色,各方面都很出色,什么东西一学就会。你老齐果然是伯乐相马,慧眼识珠。但是也让人疑惑,觉得他不是个生手,似乎以前干过特工似的。”
“你也有此怀疑?我也是因为见了武伯英,才有所怀疑。审讯完毕我就走了,枪毙武仲明的事情我没在意。为此,我一个月前询问上海方面,他们说武仲明临死前高喊口号,我认为很不正常。”
“呵呵,难道莎翁那个《错中错》,有了现实的版本?”
“最近几天上海方面加紧调查,网到了一点线索。在我去上海审问武仲明之前,武伯英曾经把他活动了出去,到法国人的医院治伤寒。我们的人一去,那个典狱长吓坏了,就竹筒倒豆子全说了。那一段时间,武仲明出去治病,武伯英在监狱里当替罪羊。”
“狸猫换太子?”葛寿芝听得瞠目结舌,“难道现在这个真是武仲明?”
“还没查清楚,不能就此断定。受贿不过是处分,卖放政治要犯就要脑袋搬家,我们党国的典狱长,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咬死了不松,夜间治病,白天羁押,双生兄弟往来交替,绝对没出差错。”齐北的语气里不无悲哀,“他是徐老板的亲戚,也就是陈家的亲戚,不能拿他怎么样,权当所说真实可信。”
“武伯英、武仲明,武仲明、武伯英,武伯英是武仲明,武仲明是武伯英,我听得头都大了。”
“有一点毋庸置疑,眼前这个武伯英,绝不是我三年前审过的武仲明。”齐北叹了一声,“但是,我三年前审的,也许根本就不是武仲明!”
二人说到这里,各自在脑中盘算了一遍,如今死无对证,也理不出个头绪。
葛寿芝问:“武伯英想给家里打电话,可不可以?”
“完全可以,为什么不呢?”齐北一口应允,“他现在是党调处同志。离开西安之后,我帮持了他家里不少,也让他感受一下党调处的温暖。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哈哈,好你个老齐,好你个用人不疑。还在怀疑他是武伯英,还是武仲明,居然用这个话。”
第二天晚上是葛寿芝回南京的日子,每个礼拜他要在家里过两次夜。临走之前他交代卫兵,晚上叫武伯英过来打电话。武伯英听完卫兵的通知,没有一点法外开恩的欣喜,懒洋洋地随他到了校长办公室。卫兵要通了中央党部总机,然后转到陕西省党部总机,就把话筒递给了他。武伯英接过话筒,给接线员报了自家的号码,然后看着卫兵。卫兵完全没有回避的意思,愣愣看着武伯英。
沈兰接的电话:“喂,哪位?”
武伯英迟疑了一下,低沉着嗓子说:“我。”
《潜伏·1936》 第七章(7)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